市场简讯
据报道,2003年7月11日,世贸组织专家小组裁定,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违反世贸规则。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起诉方对此表示欢迎,呼吁美国立即撤销该措施。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此举在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应。2002年3~5月,中国、欧盟等8个世贸组织成员先后针对美国的保障措施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2003年7月11日,世贸组织专家小组初步认定美国的措施违反世贸组织有关规则。中国等8个起诉方随后发表联合声明,对世贸组织专家小组的裁定表示欢迎,呼吁美国立即撤销违反世贸规则的措施。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保护本国贸易和产业合法利益。这场历时一年多的纷争终于有了进展。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2002年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共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60起,合计涉案金额近10亿美元。可以肯定地说,今后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会有增无减。 在这场历时一年多的钢铁官司中,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合理利用世贸规则方面逐渐成熟起来。一年多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2年3月14日,我国政府向世贸组织提出就此问题与美国举行磋商;5月24日,我国对17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11月20日,我国对5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最终保障措施;2003年2月1日,我国对超过进口限额加征关税的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不再加征特别关税等。同时,宝钢、攀钢等企业也反应迅速,积极配合政府运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对世界钢铁贸易战的正当反应和回应,是对一些国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将扭转钢材进口失控局面,起到消除和防止过量进口造成的产业损害、保持钢材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积极作用。业内专家指出,钢铁行业本身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几年的钢铁生产要从提高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同时要尽快调整生产和出口策略。 另据《经济日报》报道,对于世贸组织专家小组的裁定,有国内媒体用“中美钢铁贸易战,我们赢了”的标题,其言过早。 尽管国际社会要求美国撤销保障措施的呼声很高,但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在钢铁保障措施的一次听证会上表示,从一年的实施过程看,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的,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因此,该项措施将按原计划执行到2005年3月。 我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的一份报告《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实施一年回顾及启示》分析指出,从政治层面观察,美伊战争大局已定,美国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将更趋强硬,美国政府有能力继续执行既定政策而不做大的变动;钢铁保障措施加上新的《农业法》、新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将为钢铁、农业和能源等利益集团带来巨大的好处,有利于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总统大选时继续获得支持。从经济层面观察,由于美国经济在2001年陷入衰退,政府降息、减税、增加军费开支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效果不大,复苏进程缓慢,一些传统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正日益抬头。实施保障措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换取国会通过贸易促进权法案,使布什政府促进贸易发展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其中包括进行多个双边及区域性自由贸易谈判。 分析表明,美国政府对钢铁保障措施的取舍仍将取决于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美国可能会迫于国际压力,分批免除部分钢铁产品的高关税,但不会轻言放弃该政策。 另一方面,如果美国提出上诉,8个起诉方要争取上诉机构维持专家组的裁定,也需要时日。根据美国的法律,美国政府将于2003年9月对这一政策进行中期评估,以决定今后的政策走向。该项政策走向的演变,还取决于8个起诉方与美国之间的博弈。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争端解决案给了我们3点启示。 1.中国企业应该看到,海外反倾销的“非常竞争”越来越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贸易中出现的常态现象。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反倾销对象国,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反倾销的机制,适应世贸组织下的国际环境。 2.中国应该充分和善于利用世贸组织的既有规则。从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看,世贸组织规则“非常有效”,强国和大国同样受到制约,一旦认定其违规,被裁定国必须执行。我们有信心按照国际规则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必上升到超越经济的范畴来看待反倾销问题。这只是竞争规律中的一个部分,中国企业要学会用经济竞争的规律来应对反倾销。 3.在反倾销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应保护自己的产业,但关键在于对外国产品大规模倾销时学会“适度”保护。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就属于过度保护,虽然对美国钢铁巨头有利,但更加损害本国钢铁消费者和大众消费者的利益,对建筑行业、制造业造成的影响更大。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尽可能利用全球的廉价资源发展本国经济,中国也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 总之,无论这场钢铁官司最终结果如何,对我国政府和企业而言都是一次有益的历练,驾驭世贸规则的能力将逐步提高。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