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鳗鱼恐限制出口 业者剉咧等
大前年鳗苗似绝迹,去年好不容易消失鳗苗游回来了!但养鳗业者又面临新挑战,今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把日本鳗列入濒临绝种物种,明年《华盛顿公约》又将讨论要把鳗鱼限制出口,台湾鳗鱼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农委会研拟朝辅导业者改养鲈鳗、双色鳗。 台湾曾是养鳗王国,中南部到处养鳗池,儘管养殖技术高超,却无法突破鳗苗人工繁殖技术,近来海中鳗苗芳踪杳杳,2012年创下鳗苗1尾220元天价,让彰化渔会招牌美食蒲烧鳗首度缺货,去年好不容易鳗苗回来了,数量和数十年前难以相比。 业者顏进星指出,过去鳗苗1尾才几角或几元,不停飙涨,牵动养鳗成本,台湾养鳗池其实已经收掉大半,去年鳗苗多了一些,1尾也仍要40多元,鳗苗难觅,和日本鳗濒临绝种、鳗苗走私日本、大陆都有关系。 台湾养鳗主要是饲养日本鳗,外销日本市场就占了近9成,1年出口200多吨,为了因应《华盛顿公约》讨论要把鳗鱼限制出口,农委会今年起限定业者习惯每公顷只能放养4万尾,业者往年每公顷都放养到10几万尾,一下子苦哈哈。 「这下投入成本等于相对变高,这条路不知要怎么走下去了!」业者无奈。立委王惠美建议农委会要有配套措施,水產试验所也提出改养鲈鳗、双色鳗方案,但业者指出,都是鳗,但养殖方法、水温控制都不一样,还没听到有什么辅导方案,王惠美要求官员得积极,不能让业者剉咧等。 顏进星也指出,產业存续还得看市场接受度,鲈鳗、双色鳗在日本尚无市场,鲈鳗体型大,或许可外销大陆,这两种鳗苗,主要靠捕捞进口,人工繁殖技术仍不成熟。 鹿港水產试验所所长陈君如指出,明年《华盛顿公约》,日本鳗有可能完全禁止出口,或者有条件出口,但得附没有危及资源保育的证明,这同样很棘手,產业面临了转型关键。 「未来还吃得到鳗鱼吗?」消费者忧、喜参半,有认为美食千千万万,为什么非得吃掉濒临绝种的生物,支持保育行动;也有认为禁止出口,市场本土化,国内也许可以吃到更便宜的鳗鱼了。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