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流感疫情带来中药产业机会
2009-06-24

流感疫情带来中药产业机会
“甲型H1N1流感疫情如果短期流行,带给中药材行业的机会可能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中药材的价格短期将看涨,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可以较容易地向下游传递。但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大部分中成药制造企业,不得不内部消化中药材价格的上扬所提高的采购成本。”
甲型H1N1流感仍在全球蔓延,未来流感疫情的走向将会怎样?从以往的3次全球性大流感的演进历史来看,只有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出现了3个波峰,且一波比一波凶险,而其他两次流感仅出现了两个波峰,且呈现不断衰减的趋势。
病毒的变异充满了偶然性,依靠现有的科技,我们还不能预测它的未来,为了防患于未然,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国内也有专家担心,如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或H5N1型禽流感病毒重配,第二波可能会提前到来。
疫苗与药品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两种防治手段。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最少需要4~6个月,从目前来看,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在年底前生产出疫苗已经很不错了。据最新消息,瑞士诺华公司6月12日称,该公司已经生产出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计划在7月份展开临床试验,“希望在09年秋天得到生产许可证。”但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则新研制的疫苗将功亏一篑,研制疫苗可能“远水不解近渴”。对于西药,目前公认有效的是达菲和乐感清,作小范围内应急可以,如果用作大规模预防,很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最终出现无药可医的严重后果。另外,疫苗与西药的储量也非常有限。
与疫苗和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且易于推广的优势,并且中药已在我国2003年非典的防治过程中凸显成效,中药防治流感应有用武之地,这给中药行业带来了一次发展良机。
根据卫生部新近出台的《甲型H1N1型流感诊疗方案》来看,以板兰根、金银花、大青叶等为代表的清热解毒类药材和以黄芪、阿胶为代表的补益类中药材将热销,而列入诊疗方案中的中成药的销量也会有所增加。
板蓝根的市场行情也验证了这一点。在过去的两年中,板蓝根的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1~2002年,板蓝根的全国平均价为每公斤2元,2003年非典时期暴涨至13~20元,2004年回落到3~4.5元,现在药材市场交易价格已涨到6~7元。金银花是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2002年非典肆虐全球时,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金银花价格一度从每公斤三四十元涨到了300多元,而今,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加工及贸易集散地山东平邑的金银花价格再次突破百元。
除此之外,受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黄芩、连翘、菊花、藿香等清热解毒类药材也将有一个不错的行情。从新近的报价来看,黄芩家种价格已由9元涨至10元左右;连翘价格则由12~12.5元(水煮青翘)涨至14.5~15元,而菊花价格则由11元左右涨至13元,一轮行情正在悄悄展开。
另外一只值得一提的中药材是八角,因为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需要从八角中提取,而每提取1公斤莽草酸大约需要八角330公斤,这大大刺激了对八角的需求。从4月份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八角之乡”富宁县的八角价格涨幅高达近60%。今年4月份以前,富宁八角干果售价仅为每公斤7元,而目前已经涨到每公斤13元左右。受流感疫情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预计八角的需求仍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但此番解毒清热类中药材的行情将随着疫情的进展而起伏不定,如果疫情全国蔓延,此类药材的价格将会继续坚挺,但从目前来看,估计此轮疫情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此轮由流感助推的中药材行情最长看到今年年底,如果目前再进一步囤积压货,风险较高。
除了中药材,列入《甲型H1N1型流感诊疗方案》中的一些中成药的市场前景也看好,疫情的进展将带来抗病毒药物市场的进一步扩容。例如:哈药集团的双黄连类制剂、重庆太极药业的藿香正气类制剂、广药集团的抗病毒口服液和板兰根制剂、石家庄以岭制药的莲花清瘟胶囊、广西花红药业的葛根芩连微丸、上海凯宝药业的痰热清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的醒脑静注射液等均是获益品种。
不过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列入目录内的绝大多数品种的生产企业众多,例如双黄连口服液有14家企业生产,藿香正气类制剂有700多家生产企业,大部分产品的价格也比较低,所以真正受益的可能还是拥有独家品种的企业,以及非独家品种,但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
此轮疫情对医药行业是一个机会,但笔者以为,疫情带给中药材行业的机会可能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中药材的价格短期将看涨,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可以较容易地向下游传递,但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大部分中成药制造企业不得不内部消化中药材价格的上扬所提高的采购成本,因为列入《甲型H1N1型流感诊疗方案》中的中成药绝大多数并非独家品种,加上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制,不可能涨价,无法将增加的采购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中成药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可能会受到挤压,但对于药材储备充足或自己建有药材生产基地的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小。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