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皮棉临储措施的常态化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介绍说,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证市场供应,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预案执行时间为2011年9月1日~2012年3月31日,涉及棉花主产区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自治区、市)。 预案设定的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公重),其他等级皮棉的收储价格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中国棉花协会将根据皮棉临时收储价和当时的棉籽等副产品价格以及皮棉籽棉折算公式、相关合理参数测算籽棉收购参考价,并向社会公布。 在执行期间,将在监测到棉花市场价格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由中储棉总公司及时发布公告启动。预案还指定中储棉公司在市场需要时,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价销售入储的棉花。销售的国家储备棉由中央财政统负盈亏。 高芳认为,临时收储预案将国家在棉花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措施的常态化。与以往发布临时收储棉花价格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在棉花开始大范围种植之前发布,有助于全国棉农及时掌握2011年的价格信息,指导棉农根据成本核算来确定种植面积。 中国棉业有几个重要数字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的,包括是棉花产量、棉花消费量、棉花进口量,还有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量,都占到世界的30%~40%左右。棉花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棉花也是大宗商品。以往在国家政策层面一般难以得到重要的政策扶持,目前国家棉花政策性补贴非常之少,只有一个良种补贴,大概每亩地15元,其他的全部市场化。相对于美国棉农大概占到70%、80%的补贴度,我国棉花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因此,这次国家出台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于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 有效稳定棉花市场预期 “在棉花即将播种的关键时刻发布收储预案,相当于为新棉上市划定最低收购价,以稳定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和收购价格。”高芳说,“相比往年,目前棉花仍在高价位运行,提前公布2011年的临时收储价格将有助于为当前的棉价降温,降低下游纺织企业的成本,进而缓解服装等商品的上涨压力。” 另外,提前公布收储预案和价格,使棉农、棉商事先安排好生产计划,同时敞开收储的承诺可以使棉商放心收购,确保棉农受益,事实上也起到了最低收购保护价的作用。 高芳谈到,与高棉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农民种棉收益仍然总体偏低。特别是粮、棉比较收益差距较大,种棉收益甚至不及种粮,同时,因补贴不足,棉农种植愿望下降,当地部分劳动力放弃棉花种植,外出打工。以山东德州地区为例,近年来德州市的棉花种植面积在200万亩~300万亩之间,产量为15万吨~25万吨。2010年虽然棉花价格高企,但因棉花收购价偏低,市棉花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230万亩下降到155万亩,下降比例超过32%。 据高芳介绍,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规定,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继续采用以前行之有效的皮棉收储价格与籽棉收购价格挂钩的机制,按照皮棉临时收储价、棉籽等副产品价格测算公布籽棉收购参考价,并要求交储企业必须按不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价格收购农民籽棉,否则不得入储。 “棉花价格大起大落和种棉利润总体偏低,是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将对棉农积极性继续造成伤害,加剧棉花供需矛盾。按照这一临时收储制度规定的价格,将有助于恢复棉农的积极性。”高芳说。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