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粮食进口被天气牵着走 谷物类进口同比增100%
2012-11-21

粮食进口被天气牵着走 谷物类进口同比增100%    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1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6万吨,同比增长100%,前10个月累计进口1255万吨,同比增长212.7%
 
  美国农业部近期上调了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预期,导致国内期货和现货市场应声下跌。美国农业部上周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玉米单产从10月预估的每英亩122.0蒲式耳上升至每英亩122.3蒲式耳,导致美国玉米产量预估较上月小幅增加。2012-201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将增加70万吨至83970万吨。受益于季末降雨,美国大豆产量环比大幅提高。美国大豆单产从10月预估值37.8蒲式耳/英亩,上调至39.3蒲式耳/英亩。
 
  而在7月末,美国农业部不断发布报告,称因旱灾玉米和大豆将减产。报告指出,相关农作物价格上扬。而国家海关总署11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对此类产品的进口量在9月和10月连续攀升。
 
  11月10日,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中国进口大豆40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2万吨,同比增长5.77%。10月份中国进口食用植物油9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9万吨,同比增加76.47%。
 
  与大豆和植物油相比,10月份谷物的进口数量“飞涨”。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1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6万吨,同比增长100%,前10个月累计进口1255万吨,同比增长212.7%。
 
  尽管政府部门有关人士一再重申,现阶段粮食进口量与中国自产量相比,微不足道。但中国在粮食进出口方面,如何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做到低收高抛,而非跟风,确实是值得相关部门研究的课题。
 
  农业部农产品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8月底,玉米全国收购均价为2309.7元/吨,较年初的2183.15元/吨上涨5.80%,但9月以来玉米价格开始震荡下滑,10月18日以来,玉米均价持续在2170元/吨左右,较高点回落逾6%。
 
  用只占世界土地面积7%的耕种面积,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在很多国外粮食生产商眼里,这两个数字背后的生产逻辑能带来无限的商机:中国真的能确保粮食自给自足?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或许产生一种与高油价类似的状况?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