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近年来,礼品行业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扩张。在此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各类礼品展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在3月北京的两个礼品展上记者走访发现,礼品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据了解,今年全国礼品展数量突破纪录,高达16场。仅北京就有4场展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以下简称“礼品展”)上,LEXON市场部负责人吴晓夏告诉记者,就LEXON自身而言,近几年基本上大型的礼品展都会参加,因为企业一年销量的50%以上都来自各类展会。 “这几年礼品行业发展的确很快,”深圳恩方投资礼品公司经理张忠林对记者表示,“参加完北京的两场展会就马上要为深圳的礼品展做准备。”他告诉记者,礼品行业比较直观,产品好不好,买家试一下就知道,所以在每个展会上都能接到不少订单。 日前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消费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7.3%。其中,热点消费快速增长,金银珠宝、家居用品、电器等礼品主力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礼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8900亿元,全国现有近1万家礼品生产企业,10万家礼品经销商,如果算上各种收藏品和相关产品,每年生产和销售的礼品种类已超过10万种。 面对如此向好数据,业内预计,礼品经济在兔年还将上一层台阶,其增长机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需市场继续扩大,礼品细分和定制成为趋势;二是受惠于“十二五”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实施,自主创新有助于礼品业提升竞争力。 内需撑起一片天 新年一过,北京两个大型礼品展上人山人海的火爆情形着实令人大吃一惊。但记者发现,在两大展会的众多展位里,出口企业占比几乎不到10%,而且有许多国外礼品企业也来参展。受金融危机重创的礼品业,正在提振信心,积极变革,以应对内销市场。 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2011北京国际创意礼品及工艺品展览会上(以下简称创意礼品展),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负责人孙艳萍告诉记者,金融危机过后,海外高端礼品市场一蹶不振,企业不得不把销售重心转移到了在国内,此举恰好迎合了近两年国内市场对礼品需求的强劲增长。“外需萎缩后,我们加大了开拓国内市场的力度,也取得良好效果。” 但对于许多出口企业来说,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按照最初谈的价格,如果能保证20%的利润,等到生产完收到货款的时候,可能毫无利润。”湖南景轩礼品工艺公司经理陈媛媛表示。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在最初订单数量大涨的时候喜笑颜开的礼品生产企业,而随着订单陆续交货,进入出口结汇期,却变得欲哭无泪。“这几年,礼品出口的利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陈媛媛直言,“原来我们出口额能占到销售总额的60%,现在只有20%左右。” 无独有偶,在“礼品展”上,一家来自杭州经营丝绸的企业负责人也对记者直言,前几年,出口竞争太激烈,如果当时没有及时转做内销,企业恐怕已经倒闭了。 该负责人分析道,在海外市场需求疲软、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下,早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企业出口额增量就出现了下滑,2008年,丝绸礼品销量更是每况愈下,企业销售渠道单一的弊端被迅速放大,以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那时候可以说是被迫转型,但没想到,转型后企业发展得也不错,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激励下,国内市场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