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扩种等因素致云南中药材价格“跳水”
2014-10-22

扩种等因素致云南中药材价格“跳水”云南省中药材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余应康20日在解释今年云南中药材的价格缩水时表示,“前几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不少种植户盲目扩张,造成供大于求是价格跳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境内海拔相差近4000米,具有亚热带、寒温带、温带等多种气候条件,利于发展中药材种植,传统中药材中,云南拥有近2000种动植物和昆虫品种,且不少品种是云南独有。余应康认为云南产中药材价格的“晴雨”将直接体现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
 
  进入需要进补的秋季,中药材迎来需求旺季,然而今年云南市场上中药材价格却未“火起来”。昆明一位石斛商户介绍说:“石斛价格就像‘过山车’,2009年时价格最高卖到1200多元/公斤;中途回落后又涨起来,但今年价格似乎到了历史低点,鲜铁皮石斛市场售价400-500元/公斤,相比前两年下跌了200-400元/公斤。”
 
  在整个中药材行业价格下滑的背景下,产自云南的三七、金银花和天麻也难逃价格下跌的命运。干天麻在昆明螺蛳湾中药材市场内售价130-150元/公斤。
 
  目前中药材价格的暴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前几年价格上涨之后种植面积的急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云南三七的整体产量将超过6万公斤,但全国市场对三七的需求量在1.3-1.5万公斤左右,供求明显失衡。而今年新兴的石斛,种植面积的扩张已经远远超过了消费者的成长速度。
 
  余应康说:“除了种植户盲目扩张以外,目前中药材行业的价格周期也影响了价格走势,五年一周期的高峰过后,价格自然也会下跌。”中药材具有比较明显的保健作用,在余应康看来,受“三公消费”限制及反腐影响,一些非救命性的保健品药材需求也有减弱的趋势,不少人直接放弃使用中药材保健品。
 
  云南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通道,交通上的便利也为云南产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余应康表示,未来云南中草药可以向东南亚、南亚市场上进行试水,毕竟作为中华医药中的瑰宝,中药这个品牌具有世界影响力。(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