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厦门市成立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提出港口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只能强化、不能有任何削弱”;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枢纽港,优化空间功能布局,破解发展瓶颈,着力将厦门港建设成世界一流港口,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夏长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成立可谓恰逢其时。“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箱,全球排名上升至第十三位,指挥部的成立,为厦门港奋进新征程吹响了号角。”他说,厦门港将按照指挥部会议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在“快、优、实”上下功夫,落准落细落实各项港口改革举措,加快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40万标箱,实现稳增长目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挥港口地位优势
增强国际竞争力
世界一流港口,旨在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夏长文表示,厦门港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地位较高,比如,厦门港是全国4个国际航运中心之一,是全国11个国际枢纽港之一、是全国8个集装箱干线港之一、是全国四大邮轮试点示范港,同时还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两岸交流和区域协同发展及特区跨岛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任务。
“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厦门港集装箱发展目标应保持在2000万标箱以上,发挥港口地位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夏长文说,厦门港要以高质量规划引领港口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激发港口发展活力,着重突出做大国际中转、做优智能绿色和港城融合示范三大发展亮点,不断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之路,在全市、全省和全国发展大局中凸显更重要的作用。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拓展发展空间
今年一季度,厦门港新增多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158条,通达52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个港口,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和RCEP成员国。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今年,厦门港的航线配置,将在“一主二辅”港区运输格局下进行。夏长文解读,“一主”,是海沧集装箱核心港区,该港区年通过能力将向1400万标箱挺进;“两辅”,分别是服务RCEP等近洋航线、打造“丝路海运”核心港区的东渡港区,以及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翔安港区。
夏长文表示,“一主二辅”,体现出“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的发展思路,厦门港将强化项目支撑,积极策划实施一批项目,具体举措将包括“腾笼换鸟”、连片开发、整合提升、集疏运优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完善港口设施配套。尤其是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厦门港要加快建设“智慧港区”,打造“智慧物流”,实现“智慧航运”,打造中国港口改造升级的“厦门港模式”。
拓展港口腹地
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港口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海、陆双向腹地,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在强化揽货辐射能力的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力,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贯彻落实好我市RCEP行动计划、金砖创新基地、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工作部署,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主动作为。
夏长文说,作为“丝路海运”平台的主要港口,今年,厦门港将发挥该平台及联盟的“吸附力”,拓展海向腹地;同时,厦门港还将加大力度培育本土航运企业,通过扩大省内“海上巴士”常态化货运业务,织密省内港口“微循环”,强化对省内、省外货物的“集聚力”。
海铁联运将成为厦门港陆向腹地的发展亮点——在已有多个陆地港、几十个业务网点的基础上,今年,厦门港口部门、企业将携手发力,加强对海铁联运业务的扶持力度,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做强“钢铁驼队”和“门到门”服务,将货源腹地延伸至湖南、湖北等地区。
提升港口产业能级
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产业能级提升,关系着厦门港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夏长文说,以增强集装箱产业能级为例,当前,厦门港口管理局正在按照“码头股权多元化,经营平台一体化”的思路,逐步推动码头股权结构优化、经营协同,深化厦门港经营主体整合,有效提升港口产业能级。
这项工作的目标是:构建航线资源合理统筹、资源利用有效提升、港口服务便捷高效、码头运营提质增效的合作共赢的集装箱运输格局。
厦门以港立市、因港而兴,港城融合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此方面,厦门港口管理局将按照指挥部会议“以港口带动物流、以物流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城市”的具体要求,聚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港口与贸易、金融、物流等产业有机结合,实现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