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尽管有观点认为,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加大了新兴市场的波动;传统上,跨国制药企业更看重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市场;新兴市场的利润率太低。但这些观点无视新兴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对制药公司销售额增加的贡献。对跨国制药公司而言,新兴市场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GDP推动医药经济 预计到2015年,来自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将占大型制药公司总销售额的26%,去年,这一数字为19%,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快速创造财富和跨国药企在成熟市场因专利到期而带来的销售额下降。随着来自新兴市场销售份额的增加,越来越多“热钱”将涌入这里。 从长期趋势来看,有诸多因素推动药企在新兴市场的增长,如类似于西方疾病的增加,跨国药企对这类疾病拥有强大的产品线。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直接与药物开支相关。世界市场监控(WorldMarketsMonitor)研究了63个来自于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国家后发现,人均GDP与药品支出之间有80%的相关性。 在过去5年,新兴市场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药品消费的显著增加。从2004~2009年,“金砖四国”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在5000美元以上,每年增长27%。这种财富的大规模扩张,将直接增加制药公司的市场机会。 品牌药价值 在不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仿制药的质量不如品牌药。此外,假冒药品也困扰了新兴市场几十年,致使民众普遍不信任非品牌药。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生产和品质上拥有良好的声誉,这将支持品牌药的销售。虽然在新兴市场自付费用覆盖面逐渐增大,但患者还是愿意为获得高品质的产品自付更多费用。品牌药的重要性,不仅使制药公司进入新兴市场时无惧被仿制的“骚扰”,也使品牌药在新兴市场的生命周期比发达市场更长。 低位定价策略 大型跨国药企在新兴市场的定价能力不如在发达国家那样强大,但是新兴市场的药价仍然赋予跨国药企20%以上的营业利润率(不包括研发和管理成本),而这些只需要极少的增量投资。在过去几年,赛诺菲、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在新兴市场的经营利润率分别为23%、28%和41%。 虽然药物定价权取决于治疗类别和特定市场,但在新兴市场的品牌药价格通常为成熟市场的50%。然而,在新兴市场的经营成本要低得多。在新兴市场雇佣一名销售代表的成本较成熟市场低50%以上,其中巴西低50%、土耳其和俄罗斯都低60%、墨西哥和中国低80%。因此,在新兴市场降低营销成本可以帮助抵消较弱的药物定价权。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