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上半年天津口岸小麦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是国有企业为最大进口主体且进口量增幅较大。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进口小麦61.2万吨,增长55.1%;价值12亿元人民币,增长59.9%。国有企业进口额占同期进口小麦总值的93.9%。二是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约为去年同期14.6倍。2021年上半年,天津口岸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29.8万吨,增长1359.2%;价值5.47亿元人民币,增长1152.8%,占同期进口小麦总值的42.7%。三是小麦进口价格实现五连涨。自2020年1月起,天津口岸小麦进口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最低点为2020年11月的1793.7元/吨。今年2-月小麦进口价格连续5月同比上涨,且始终维持在2000元以上的高位,今年2-6月小麦平均进口价格达到2054.9元/吨,同比增长8.4%。四是天津口岸小麦进口方式全部为一般贸易。2021年上半年,天津口岸的小麦全部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之前存在的保税进口方式目前进口量为零。 上半年天津口岸小麦进口量价齐增的主要原因: 一是因供求关系缺口,澳大利亚小麦进口比重增大。2021年以来,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在小麦进口方面缺口较大,2020年我国共计进口小麦838万吨,2021年国内小麦需求猛增,1-5月,我国进口小麦461万吨,同比增长88.9%。澳大利亚作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上半年受极端天气影响较低,因此其小麦价格较低。以天津口岸为例,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价格为1835.2元/吨,是各产终国内价格最低的。据Advance Trading公司的船运数据和澳大利亚海关数据显示,澳大利亚6月份至少向中国出口了26.5万吨小麦,使该国在2020-2021销售年度(即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对中国的出口总量达到约168万吨,这比2019-2020销售年度全年140万吨的销量高出22%[1]。二是恶劣气候对国际粮价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全球前五大小麦出口国为俄罗斯、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其天气、产情和出口政策等必将很大程度影响国际小麦价格走势。据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2021/22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估7.92亿吨,较6月下调200万吨。美国农业部表示,受严重干旱影响,美国春小麦产量可能降至33年最低水平。由于俄罗斯南部地区天气炎热干燥,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南部关键出口地区的单产低于平均水平,农业咨询机构IKAR在7月14日下调俄罗斯2021年小麦作物产量预估,从8350万吨调整至8150万吨[2]。恶劣的气候导致了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的上涨,我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国际粮价上涨势必也会对国内的粮食价格会产生一定影响。三是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催高国际粮价。在当前国际粮价大涨的背景下,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多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已经实施了谷物出口配额制度,俄罗斯政府在12月底因俄食品价格上涨而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2021年2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的出口配额规定为1750万吨。在同一时期,即2月15日至6月30日,开始征收谷物出口税。配额外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的税率将占完税价格的50%,每吨不少于100欧元[3]。主要小麦出口大国限制小麦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继续推动小麦价格上涨。 (天津海关)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