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进口食品不合格规模趋升 微生物污染严重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联合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4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进口食品不合格的批次和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中国进口食品规模持续增加,植物油脂、谷物及其制品、果蔬三大类食品的进口贸易额占食品进口总额半壁江山。 但报告显示,进口食品不合格的批次和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进口食品不合格批次为1543批次;2012年,不合格批次为2499批次;2013年共有2164批次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因各种原因被拒绝入境。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介绍,进口食品安全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重金属超标、检出有毒有害物质、携带有害生物、农兽药残留超标、含有违规转基因成分、来自疫区等。其中,微生物污染是威胁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2013年,在中国有关部门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中,受微生物污染的共446批次,占到20.61%,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霉菌超标的情况较为严重。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基地还从10个省区采集了4258个调查问卷,显示近半数受访者对食品安全总体状况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47.88%,远高出2012年的29.72%。同时,消费者对食品“重金属超标”的关注度提升最快;小卖部、路边流动摊贩是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购买场所。 此外,有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对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执法力度的满意度也同样不高。 吴林海表示,建设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政府必须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化解新风险。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