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动态

本地动态
解码厦门营商环境
2018-09-08

 

解码厦门营商环境

  国家发改委8月28日发布中国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厦门在22个试评价城市中位居第二,比肩京沪。厦门在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竞争力评价中为何能够脱颖而出—— 

  以营商环境评价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我国建立了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涉及到企业日常运行、企业选址、融资等多个方面,包括23个一级指标,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对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价。 

  从2015年起,厦门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任务、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几年来,厦门营商环境水平显著提升,三个维度的测评全面领先。成绩是肯定,也是极大的鞭策和有力的鼓舞,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以“双千亿”工作为抓手,不断开创厦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以评促改,立足于“找问题”、“补短板”,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提升工作,在降成本、压时限、优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获得电力、跨境贸易通关等方面的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提效率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维度1 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 

  包含10个一级评价指标: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获得用水、获得用气、注销企业 

  企业的发展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企业开办是衡量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厦门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试点城市之一。据了解,厦门在落实国务院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8.5个工作日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将本市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的目标,同时实践中再进一步自加压力,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以内,市场准入速度再次刷新。 

  “办理建筑施工许可”曾是厦门排名最靠后的一项指标。厦门以此为重点,首创“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即“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该体系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标准在全国推广,并入选国办日前发布的28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 

  获得电力方面,我市推出办电申请“一证启动”、工程建设“六个零”、供电服务“六个一”等具体措施,最大限度简化了电力申请流程,获得电力成本降低五成。同时,我市还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申报效率提高了50%以上,通过该平台报关比例达97%,报检比例达100%,服务企业1.5万多家,年单证处理量破3000万票,被商务部推荐为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一场场打通营商环境“脉门”的提升行动,正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截至上月,今年全市共新增各类商事主体9.19万户;共有存量商事主体56.18万户,同比增长20.73%。 

  降成本 

  增强城市投资能力 

  维度2 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 

  包含7个一级评价指标:政府采购、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市场开放度、交通物流 

  厦门找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痛点,不断优化改革举措,增强城市投资能力。 

  ·新闻述评·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及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于2015年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明确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 

  从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结果看,北京、厦门、上海位列22个试评价城市的前三名,成为改革的先行者、领头羊。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增进竞争优势、保持领先位势,已然成为厦门上下的共识。 

  针对外贸企业反映通关流程存在多次开箱查验,新设企业反映申请材料繁杂、多次往返等问题,出台具体解决措施,并在评估中核查改进落实情况,确保改革措施接地气;针对创新型产业园区服务短板,着力推进社区建设,完善人才集聚区公租房、交通出行、文化休闲、金融服务。 

  一场“降成本、优环境”的专项行动,在厦门不断深入开展。2016年至2017年共出台实施75条减税降费降成本措施,累计为企业清费减负约600亿元,做到改革措施与企业感受同频共振。 

  厦门加大“银税互动”,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资金从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风险补偿比例从50%提高到70%,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厦门“对症下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对本市货运车辆在市内的通行年费,按规定标准的50%给予优惠;对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分别按规定标准的45%和80%计收,并调低引航费收费标准上限。 

  便利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维度3 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包含6个一级评价指标:企业信心、政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监管、生活品质、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厦投资的客商们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厦门办事,各项行政服务便捷高效,优质到位。 

  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保障了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早在2015年,厦门就已推动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截至目前,201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占全部审批服务事项的97.8%,其中264个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362个实现全城通办,让“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 

  用诚信的“金钥匙”开启发展之门,厦门从未停止创新。厦门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市信用平台共汇集各类信用记录1.3亿条,信用厦门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法人信息查询780万次,厦门市民个人信用“白鹭分”正式发布。如今,信用考评制度已成为企业负责人心中的一条“高压线”,在厦门,失信企业寸步难行,守信企业则处处受益。 

  在改革创新和转换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发挥创新创业的“乘数”效应,让良好的生态环境释放发展红利,厦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绿色发展答卷——五年来,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P)从3018亿元增加到4351亿元,但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9.63%,水耗下降20.44%,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比翼齐飞”。2017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2%,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四位。今年3月,《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揭晓,在全国150个城市中,厦门环境排名第六位。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