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尽管世界上仍有数亿人口因贫困或粮食欠收等原因而吃不饱肚子,但毋容置疑,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慢性病。据报道,目前美国有近9000万肥胖者。欧洲各国近几年来肥胖率也在快速上升。国外最新数据显示,欧洲人口中超重/肥胖人士的比例高达38%~50%,而且欧洲妇女肥胖者比例更超过男子。事实上,不仅欧美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国民肥胖率也在急剧上升。 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的超重比例已达20%~30%,而大城市成年人的超重比例更高达40%。医学专家认为,肥胖是一种慢性病,它能诱发诸如2型糖尿病、胆囊炎、冠心病、高血压、骨关节炎和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总而言之,肥胖将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医学”问题。 相继出事 由于美国是全球肥胖现象最严重的发达国家,故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研制生产减肥药的国家之一。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已出现了“减肥药热”,其代表产品主要是芬氟拉明、氟苯丙胺和随后上市的一只手性药物——右旋芬氟拉明,其他还有一些老减肥药如芬妥明等,这些减肥药物一度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其总销售额曾高达8亿美元。 但在短短几年后,医学专家就发现,经常服用芬氟拉明或右旋芬氟拉明有可能引起严重心脏瓣膜受损并最终导致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1997年,美国FDA首先撤销芬氟拉明的上市许可证,随后又相继撤销右旋芬氟拉明的许可证。 继美国之后,欧盟药品委员会于2001年宣布撤销芬氟拉明与右旋芬氟拉明等第一代减肥药物的许可证。此后,包括亚洲、拉丁美洲等国家的药监部门相继撤销了上述药物的上市许可。不仅如此,就连上市已有近60年的老药——芬妥明也被医学界发现如将其作为减肥药长期使用会引起心脏瓣膜受损。可以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曾红极一时的几只第一代减肥药基本上已全军覆没。不仅如此,生产芬氟拉明的美国惠氏制药公司还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为美国和欧洲那些因服用该公司生产的芬氟拉明制剂(Phen-Phen)而导致心脏受损的病人支付总额高达8.9亿美元的医疗费用赔偿款。这一教训给那些企图追逐减肥药物市场巨额利润的公司敲响了警钟:减肥药物绝非是任何公司都能随便分享的“大蛋糕”。 新药替补 尽管有芬氟拉明退市的前车之鉴,但由于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和高额利润的刺激,西方一些公司仍在继续开发或探索开发新型减肥药物的可行性。这一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终于取得丰硕成果。90年代末,国外又有西布曲明、奥利司他2只化学合成减肥新药上市。前者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后者为副作用更小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类新型减肥药。目前,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形形色色的减肥药物制剂大多是由这2只减肥药为原料加工而成。西布曲明绝非无副作用。据国外报道,长期服用西布曲明也有可能影响心脏瓣膜,但欧洲医学界认为,西布曲明要比80年代上市的芬氟拉明安全得多。 我国的情况同样如此。四川太极药业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中仿制成功西布曲明,并以此为原料开发出曲美这一在国内著名的品牌减肥药。随后,曲美在国内市场取得极大成功,其年销售额大约有7亿~8亿元人民币。时至今日,曲美仍为国内市场上畅销的减肥药物。 但与中国市场大红大紫的情况相反,西布曲明在国外仅红火了一二年即迅速走向衰落。原因是在西布曲明上市后不久,罗氏公司又开发上市了新一代减肥药奥利司他,其在中国市场被命名为赛尼可,这一新药很快超越西布曲明并成为市场畅销药物,在其上市后的第二年(1999年),奥利司他销售额已达6亿美元。2007年为18亿美元(有说是20亿美元),并由此创造了世界减肥药物的奇迹——成为首只进入“重磅炸弹”行列的减肥药物。第一代减肥药物如芬氟拉明和右旋芬氟拉明即使在其销售高峰年代的销售额合计也不过在5亿~6亿美元。 由于此前太极集团为曲美的上市做了大量的广告铺垫,故曲美一直高居国内减肥药物市场第一把交椅。而赛尼可在2000年才开始进入我国市场。但赛尼可也非等闲之辈,虽然在华上市时间晚于曲美制剂,但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其市场销售额已占我国减肥药物排行榜的第2位。近年来,赛尼可的销售额虽略低于国产减肥药曲美,但有关部门预测:用不了2年时间,赛尼可销售额将超越曲美,再现其在国外市场上的辉煌。 新军乘虚而入 迄今为止,西布曲明仍为国际减肥药物市场上一只畅销药品。但与后来者的奥利司他相比,先上市的西布曲明反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业绩平平。而奥利司他在上市10年后其销量已比其上市之初猛增25倍。可以认为,目前国际市场上奥利司他已独占减肥药物市场近70%的份额。而西布曲明仅占百分之几的市场份额,其余份额则为其他一些小品种减肥药物所分享。 目睹近阶段国际医药市场减肥药物的火爆销售局面,不少跨国制药公司均在积极开发新型减肥药。若干只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第三代减肥药”的新药已陆续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包括已在2006年上市的、由法国赛诺菲-安万特研制的大麻受体拮抗剂类减肥药Acomplia(利美纳班)。但美国FDA最近已拒绝了利美纳班在美上市申请,理由是:经常服用该减肥新药有可能会提高自杀倾向与抑郁症几率。尽管曾被法国寄予厚望的利美纳班在美遭受重大挫折,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各大公司开发新型减肥药的热情。如包括默沙东、辉瑞、阿斯利康和百时美施贵宝等国际一流制药公司仍在继续努力开发新一代减肥药物,这些新药的减肥机理包括:饥饿感减轻剂、抗抑郁剂、儿茶酚胺通道阻滞剂、减肥激素-勒胖停等等。例如,美国Regeeron生物工程制药公司利用重组DNA手段开发的“天然蛋白质神经营养因子”减肥新药Axokone,此药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能使体重很快下降的良好结果。该产品已获FDA肯定并顺利进入新药快速审批通道。看来,由赛尼可长期以来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很快被打破。但至少在最近2年内,奥利司他垄断国际减肥药市场的情况仍将继续下去。不仅如此,奥利司他由于原料药及制剂均已到期,故国外市场上已出现多只奥利司他OTC制剂,尤以葛兰素史克的Alli减肥药制剂(其奥利司他原料药含量为60mg,比罗氏公司的赛尼可的含量低50%)。而且葛兰素史克的Alli品牌OTC减肥药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涨气、腹泻等)也大大低于其竞争对手赛尼可。自Alli在2007年上市后,很快占领欧美各国的大众减肥药市场,并在世界减肥药市场排名升至第3位(现占全球减肥药市场7%的份额)。该产品去年实际销售额为3.5亿美元(2007年为2.9亿美元),表明Alli已获得市场的认可。 审批门槛增高 今后谁将对赛尼可构成实质性威胁?IMF(国际货币基金会)药品委员会的专家指出,以下几只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新药中,很有可能会诞生新一代世界性减肥药物新“霸主”,包括默沙东公司的Taranabant,辉瑞公司的Otenabant,,美国Arena公司的Iorcaserin,美国Orexigen生物工程公司的Contrave和Vivus生物工程公司的Qnexin等产品。 为了给这些五花八门的减肥新药增加临床试验“门槛”高度,美国FDA提出一条新规定:所有申请在美上市的减肥新药均必须有1500名(肥胖)志愿受试者组成的超大规模试验者人群进行药物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且试验时间必须不少于12个月。然后,再进行第2次临床试验(必须有不低于500人的肥胖者参加),以此确定新药的实际减肥效果。仅此2项试验将使减肥新药研制单位要多掏1亿美元以上的费用。 尽管FDA新设定的减肥药门槛如此之高,但仍有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以及美国本国不少大公司向美国FDA提出进行减肥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理由很简单,美国是世界第一肥胖大国,当然也是全球第一大减肥药市场。正如赛尼可的最大市场是在美国,加上赛尼可在国际医药市场的良好销售业绩,使后来者纷纷效仿罗氏公司企图在众人看好的减肥药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国际医药经济界人士认为:随着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工业国肥胖者队伍的不断扩容,这些国家今后也将成为减肥新药的潜在大市场。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目前的肥胖/超重者人士已接近9000万人之众,故今后中国减肥药市场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俄国和日韩等国的肥胖者人数同样也在迅速增长中,总而言之,减肥药在俄罗斯、东亚及中国将有广阔市场前景。 展望未来3~5年内,随着新一代减肥药,尤其那些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质激素类减肥新药的陆续问世,世界减肥药物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