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家具业频陷“被动式”发展是为何?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主动与被动的因素在推动,先主动地发展,再在各种被动中成长。当下的家居行业,也正在主动发展中迎来一次又一次的被动挣扎,或“被抄袭”,或“被过剩”,或“被撞脸”。家居行业频频处于“被动”状态,使得企业发展乃至行业转型都面临一定的阻碍,家居行业该何去何从?
“被抄袭”,家居企业维权艰难 纵观各大家居卖场、家具展会,不少企业都贴出了“谢绝拍照”的告示牌。可见“被抄袭”,已然是家居界近年来的一种常态。在今年三月份的东莞名家具展上,芝华仕发现顾家家居某款沙发与其“头等舱”沙发十分相似,于是向专利局和法院申诉。同时,顾家家居也做出了反击,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涉嫌抄袭的产品早获专利,并贴出了专利证书。而近日,这起闹得沸沸扬扬的“芝华士控告顾家家居抄袭”案件,终于尘埃落定。8月6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对该案件进行了终审,最后裁决顾家家居构成侵权,要求其向原告支付10万余元经济赔偿。 中国家居界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被抄袭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居界的抄袭不再仅仅局限于设计和外观的抄袭,而且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抄袭者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方式。曲美家具的法务经理魏欣欣也表示,对小作坊的侵权深有感触。“江苏卖场的小工厂抄袭我们的产品,当我们组织诉讼时,小作坊已经注销了,导致我们无法维权。”华日家具技术中心经理陈风义也有同感,在电商搜索中会出现很多其他类似商标品牌,“甚至有很多小企业以抄袭速度快而感到自豪。”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