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季风携雨临印度今年粮食望丰产
2008-06-03

季风携雨临印度今年粮食望丰产
季风携带雨水于5月31日降临印度西南沿海地区。季风带来的雨水可以缓解干旱,滋润农作物,是当地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季风临雨水到
印气象部门在喀拉拉邦的办公室负责人拉马钱德兰5月31日说:“西南季风来到喀拉拉邦,到处都在下雨。”
气象部门先前预测说,今年季风可能5月29日到达,略早于往年。印度一般从6月初到9月底刮西南季风。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麦和大米生产国,全国大约60%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五分之一。然而,印度全国只有40%的耕地靠水利灌溉,2.35亿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
水稻、甘蔗和棉花等作物在7月播种、10月收获,对雨水依赖程度较大。小麦等作物在11月播种、来年3月收获,也可从丰沛雨水所形成的湿润环境中得益。
不过,降雨过多可能引发洪灾。去年,印西孟加拉邦、北方邦等地超过2200人死于洪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印政府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年的季风及雨水情况。
限出口促生产
印度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从上世纪50年代的大约50%下降到如今的大约20%。尽管如此,农业仍然是这个国家的重要产业。
目前,印政府正为高粮价和高通货膨胀所困扰。印度通货膨胀率今年迅速上升,最近数据显示,通胀率已达8.1%。
为稳定米价、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去年10月一度禁止出口非巴斯马蒂大米,后来对一些高级品种放宽限制。巴斯马蒂大米产于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一些地区,米粒很长,通体透明,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比其他大米高出一倍多。
今年3月,印度通货膨胀率达到近14个月以来最高值,政府再次禁止出口非巴斯马蒂大米。4月,政府对巴斯马蒂大米设置出口税。
除了大米,印度也是小麦的重要产地。国际谷物理事会5月30日预测说,今年印度小麦有望丰收,产量可达7680万吨;全球小麦产量则有望达到6.5亿吨。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高涨的问题。
新品种抗洪水
除了在宏观层面加强粮食生产与限制出口,印度明年还可能开始大量种植一种具有抗洪能力的新型水稻,稳定并扩大粮食产量。
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戴维·迈基尔说,这个新品种“能在水中浸泡两周而不死”。
迈基尔说,亚洲大量低洼地带常受洪水侵袭,每年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造成的作物减产损失约为10亿美元。
这种水稻在正常气候下的产量约为每公顷6吨,在水浸两周的情况下仍能达到每公顷3吨的产量;普通水稻在水浸条件下只能产出1吨。
“新型水稻在正常气候下的产出与普通水稻差不多,”迈基尔说,“这好比多了个保险。”
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常受洪灾侵袭的国家可能在明年开始种植这种水稻。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