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
2019-08-30
火炬高新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
前不久,火炬高新区4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其中,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进入榜单百强,位列闽企首位。
火炬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收获硕果。作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的重要抓手之一,火炬高新区于今年7月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成为我省唯一上榜园区。高新区正以此为重要契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修订专利扶持政策等措施,真正起到为园区企业和创业者保驾护航的作用。
提供专业化服务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
创新创业主体的活力迸发,有赖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2013年,火炬高新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经过三年培育,2016年顺利通过试点园区的验收工作。2018年,火炬高新区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组织和开展园区内各项知识产权工作,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从“试点园区”到“示范园区”,火炬高新区在国家、省、市各级知识产权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保护创新成果。今年以来,高新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促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完成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导航验收工作,园区企业可免费试用专利数据库和项目报告;开展2019年度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6场宣传活动,约400余人参与;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宣传工作,今年已有超3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上级有关部署,围绕示范园区建设目标,不断加大工作投入,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全面提升高新区知识产权水平,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确保示范工作取得实效。
加大扶持力度知识产权工作亮点频出
浓厚的知识产权工作氛围,使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稳步发展。据了解,此次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的专利布局策略、专利申请质量及专利技术创新度,统计范围不仅有国内专利,也包括欧美日韩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海外专利。火炬高新区4家企业入选,反映了园区“三高”企业在光电、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行业的优势地位、深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综合有关数据,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发明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企业是宸鸿科技、三安光电、厦门天马;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企业是三安光电和宸鸿科技;美国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企业有玉晶光电、宸鸿科技、厦门天马和三安光电(由于数据采集时间、口径标准上的差异,每组排名前企业之间未区分先后)。
这4家企业只是火炬高新区7000多家企业的代表而已。在火炬高新区,知识产权早已成为园区企业十分珍视的宝贵财富,并积累了深厚的“家底”。
“公司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这么顺畅,与火炬高新区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潘卫星表示,公司作为全球显微镜领域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先后创建了多学科的技术整合中心、博士后工作站、MOTIC-北航图像技术研发中心和福建省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中国颁发的版权最高奖项——第四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保护奖”,曾被园区企业美亚柏科收入囊中。作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化专家,美亚柏科公司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厦门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