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至今,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大约跌去25%左右。尽管如此,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却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也是持续性逆差。这对于大量持有美元的国家,是一个相当不利的结果。面对美元的持续下跌,我国是否有必要调整汇率?我认为,结论应该是肯定的。 首先,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已引发我国的外汇储备间接缩水。
其次,我们是否真需要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无论如何,也要规避单一币种的风险,风险与收益之间,要进行反复权衡。
根据汇率理论,一国的汇率制度的变革,往往要分为几个阶段,经过“固定汇率制度时期”、“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期”,最后才会是“自由浮动时期”。
可以认为,我国当前的“汇率形成”,是介乎于“固定汇率期”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期”的中间地带,其特征是,外部的冲击性动因,表现为宏观经济遭遇贸易持续顺差、游资大量流入、本币升值、本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部分丧失”,发生种种问题。相反亦然。
对此,我们的对策,只能是通过不断完善交易市场,并且逐步减少政府干预,逐渐扩大本币可浮动的幅度,并由此逐步推进市场走向“自由汇率”。
很久以来,除少数理论文章以外,可以认定的是,我国从来没有实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即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定义”过的那种“固定汇率制度”,也没有经历过“定价过程”,因此,汇率问题有点“假”。
事实上,我国实行的是某种介乎于“商务”与“国有制”体系下的“国家结汇制度”。通常由政府后来是央行 制定和调整外汇买卖价格,近似“汇率理论”中的“政府定价”。
与此同时,我国的“汇率”,则是特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以本国货币供应量来制订出对海外货币的“平价”,由于市场汇率可在平价规定的一个“上下波动范围”内进行有限波动,如果市场波幅过大,国家可以“平准”,达到通过超量“结汇”以稳定本币不一定必然是人民币,也可以是“锚币” 的目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开始“锚”死美元,外汇结汇的“非当前市值”,由此得到增强。这个状况,一直延续至今。当然,根据贸易对象以及因进出口物资不同、进出口商身份不同,中国央行同时也扩展了较为复杂的事实上“多重汇率制度”。只是对美元的名义比价,并无改变而已。
所以,当前我国的汇率,有着“多重计算”的方法,其中,基本汇率是主要部分;此外就是“结汇”成本的附加部分。今年以来,由于人民币的坚挺,结汇的“附加部分”已经很小可见的现象是“倒汇黄牛”的减少 ,相关“管制”近期大多被废止。
实际上,当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或降低,人民币出现较大的波动时,我国央行所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就是由央行定价,商业银行进行实施,对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会成为“外汇池”。
但是,这也不是“完全”的“干预汇率”,因为,在国际市场,是以“银行间货币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算“核心汇率”;各大市场之间,所交易的汇率,通常不会过分背离这个“核心汇率”太远,以防范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的投机性波幅。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仍然面临进一步“汇率制度改革”。其特征是应该成立具有公司法人资格的外汇交易商,进一步参与商业银行间的外汇交易,以释放金融系统的交易风险。
短期来看,外汇仅在银行间进行买卖,风险确实较大,这不完全是“交易价格”,也有一个“交易方向单一”的问题,比如,如果完全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商业银行对企业和居民的交易目标,就会仅偏重于自身的利益,一旦发生“汇源枯竭”,就会产生很大的价格冲击。
所以,引入海外交易商及民间交易商,由银行业与交易商分头交易,把收益与风险进行合理分配,也需“大智慧”,过程比较遥远——在实际交易之中,由企业之间自行议价,才是可见的前景,并且也是比较实际的选择。
可以这样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外汇匮乏,为了促进出口、增加外汇储备,我们只能通过政府调整汇价,得到人民币的一个合理值。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人民币出现了升值压力。面对这一新情况,只有开放“政府定价”,可行的办法,也许分为“三步走”。
其一,近期要确立以市场机制逐步替代政府管制,变“宽进严出”为“严进宽出”,加快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各商业银行,也应采取“随行就市”的对冲策略,规避交易风险。
其二,短期要坚持渐进以及有次序的原则,在国家外汇交易中心之下,建立外汇交易衍生工具,通过逐步放大汇率的波幅的办法,来改善本币的“弹性”。
其三,中期要引导“市场机构”逐步替代“商业银行”,调节用汇,以分散外汇的价格损失与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