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环保风劲吹 原料药企盘算一迁了之
2007-09-24

环保风劲吹 原料药企盘算一迁了之
“如果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我很担心明年我国的原料药格局会发生变化,产能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而因为环保问题,原料药生产企业正纷纷向中西部迁徙。”一位长期从事原料药生产的业内人士说。
  受到环保风暴影响,目前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正面临严峻考验,众多企业因触到环保红线而陷入停产或减产状态。
  或停产或转产
  今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6066家工业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中,医药企业占到117家,以发酵类原料药生产企业居多。
  而几天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上半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指出,为提高三废治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在年内制定出台,该标准将成为医药企业新的准入门槛。随着环保门槛提高,相当一批污染严重、治理不力的企业将面临停产、关闭。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因为环保问题付出巨大代价。前不久,全国最大的青霉素工业盐生产厂家河南华星制药因为环保违规被勒令停产,而这已不是其第一次遭遇环保问题。同样遭遇停产的还有7-ACA(7-氨基头孢烷酸)主要生产企业之一的福建福抗药业。而早在2005年,国内最大的喹诺酮类原料药生产企业京新药业也同样陷入“环保门”。
  诸多原料药企业的停产限产,已让目前原料药因为供应不足而导致价格一路上涨。据了解,由于目前7-ACA供应紧张,现在的市场价已经提升到近900元/公斤,就在上两个月,这一价格还徘徊在800元/公斤左右。
  面对停产、限产,除了花大笔费用进行治理改造外,部分原料药企业开始选择转产。目前华星制药已经开始试产VC原料药,而这一产品的污染相对其主打产品青霉素工业盐要低一些。
  向外部搬迁
  事实上,除了对企业实行停产限产外,出于环保考虑,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要求区域内的原料药企业朝外部搬迁。
  此前,联邦制药和石药集团纷纷将原料药生产企业搬到成都、内蒙古等偏远地区,而新昌地区也对包括新和成药业、京新药业、新昌制药等在内的三家制药企业提出了搬迁要求。
  新和成药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搬迁还在进行中,除了新昌当地已满足不了其生产容量外,对附近居民造成的污染也是促使其搬迁的一大原因。
  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表示,目前对于药品企业的污染治理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诸多企业选择关门走人,向外省市迁徙,但如果环保标准达不到,一样无法解决污染问题。新和成药业有关人士也同样表示了担忧。
  事实上,上述几家已经决定搬迁的企业在完成搬迁后,同样遭遇了被查封的问题。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其在污染治理上拥有一套非常先进的设施,但同样这套设施的费用也相当昂贵,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于明德表示,除了让企业承担环保费用外,国家也应该对改善治污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和集中整治。“比如,天津画供园区和湖南浏阳生物园区,现在都有比较完善的治污系统。”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