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后市棉价还看收储脸色
2012-10-24

后市棉价还看收储脸色承压下行窄幅震荡报告出炉后棉价的短期走势如何呢?受访的三位分析师不约而同地表示,报告数据利空棉价。新纪元期货研究所主管石磊告诉记者:“报告预估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短期利空市场”。廉超也和她持同样的看法:“报告数据利空,美棉一度跌破71美分/磅,新年度全球宽松的供需面需要美棉具有有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采购,后期美棉价格的走势仍不太乐观”。光大期货有限公司软商品分析师许爱霞亦赞同这一观点,她说:“美农业部报告出炉之后,美棉短期走势将继续偏弱,美棉将承压下行,但国内棉价受影响则偏小,短期震荡格局不会改变”。另外,后市棉价仍面临诸多利空因素。石磊认为:“利空因素主要在于国内棉花消费的低迷,纺织品出口以及内需双重下滑”。“内需不畅,外需没有明显改善将是影响棉花价格的一个中长期利空因素”许爱霞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当记者问到后市棉价的利好因素时,分析师们则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了“收储”。石磊说:“利好因素主要为棉花的季节性因素以及国储棉对新棉的敞开收储”。廉超亦表示,郑棉由于有收储的支撑,特别是来自政策面的消息要保证收储通道的顺畅,而交储的量放大,日交储量创出10万吨以上,这有力支持了价格。许爱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收储持续到2013年一季度结束的情况下,政策性利多将一直持续。至于后市棉价将走向何方,分析师们一致认为棉价将维持震荡走势。石磊说:“四季度棉价有望震荡攀升,但上方或承压于22000左右。”廉超则认为:“后期期价的波动幅度将较前期更为缩窄”。综合考虑了利多利空两种因素,许爱霞表示,“棉价短期将继续维持震荡走势,随着收储量的增加,会造成结构性的资源紧张,使得棉价后期将逐渐向收储价靠拢”。高棉价VS低端产品报告中将中国消费量下调200万包。报告称,保护价高企继续抑制中国消费量。但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尼、中国台湾地区及越南需求增加抵消了中国3/4的消费量减幅。全球贸易量略下调,其中中国进口量下调100万包。全球库存上调至7910万包,其中中国库存3700万包。中国棉花消费量和进口量遭下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内需继续放缓,而全球的棉纺产业也在加速转移?中国的棉企、纺企该如何应对呢?对此,石磊抱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棉纺企业应该在这样关键的时期,整合资源、重新定位,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打造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才不至于在仅有低端产品的时候又没有价格优势”。廉超的看法似乎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味道,他说:“内外价差,加上全球需求的下滑,导致中国的棉花消费量下降。低端行业对成本更为敏感,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是肯定要发生的”。许爱霞把目光瞄向了期货市场。她说:“对资金比较充裕的企业来说,充分利用期货市场,锁定成本,避免原料价格波动带来更大的风险,以帮助企业渡过危机”。我们用着全世界最贵的棉花和失去竞争力的高昂人力,而我们的产品没有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这就是中国纺企的困境所在。(国际商报)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