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统计,1-6月份全国数控机床设备总产值3,261.80亿元,同比增速4.63%,而较去年43%的增速下滑显著。按相关分析数据预计,今年数控切割机销售增长约12%,预计较去年35%的销售增速下滑明显。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行业着力点在于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面,后续可能会由信贷规模变化、货币政策变化而带来数控切割机行业股价的弹性。这样的行业前景是任何一个机床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 现状篇: 国内机床业大而不强市场或疲软? 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数控机床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便进一步确立了机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国产数控切割机床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科技攻关、04科技专项也可谓硕果累累,但中高档机床产业化的步伐还是举步维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机床行业的进口为207亿美元,而出口为73亿美元,进出口逆差高达134亿美元。可见,中国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国内机床企业无法充分满足而已;然而悲剧的是,去年我国数控机床平均出口单价仅为3.3万美元/台,而进口单价则为21.9万美元/台,出口单价仅为进口的15%!这些数据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国内机床制造企业总体上是大而不强,而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企业则是既不大也不强。为何我们的五轴联动只能卖别人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的价格,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软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够,性能和质量也上不去。而现在就需要行业进行深层次的技术,研究产业化技术,只有这样产品竞争力才能提上去。 专家指出,目前世界机床的技术水平,是以生产促进数控机床单机为主流,今后20年内的发展,也仍将如此。在进一步提高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基础上,逐步向加工单元和尖端柔性制造系统过渡。而中国机床工业在经历了学习、模仿、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后,目前在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环保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前景低迷的背景下,机床行业也不幸陷入了行业低谷期,进出口逆差的“警示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机床企业,市场疲软不是结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向高端机床产品升级、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或为一条可行之路。 探究篇: 研发难度大关键部件滞后或为制约“瓶颈” 国内机床业本有着不错的发展劲头,广阔的市场优势也使得我国机床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发展成为“机床大国”。然而为何机床业仍会陷入低谷?萎靡的市场环境其实需要的是本土机床企业厚积薄发。 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解释机床企业家门的困惑。目前,国产中档数控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0%,而高档数控系统95%以上需要进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总体占有率为30%,高档功能部件的市场占有率更低。此外,行业内能够为用户提供成套、成线服务的企业很少,且普遍缺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或承担更为复杂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能力。这些数字无疑都说明了,以代工为主要生产模式的结果,只能使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循环,而无力发展自主技术。 另外,由于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FMS柔性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产品研发成本高昂,研发难度大,企业的投入意愿不强,造成行业技术改造项目的产能目标过于庞大,技改项目产品的大型化、重型化趋势明显。这使得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出路篇: “突出重围”指日可待路径选择是关键 尽管中国机床工业多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技术上、战略上一直沿着老路走,没有从根本上寻求改变发展思路。然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工技术已进入亚微米和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网络化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制造受到高度重视,以数控机床为技术平台的数字化制造提升到了智能制造的新阶段,可见,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已成为数控机床技术最活跃的发展趋势之一。 针对机床工业的内在属性,积极扶持民营机床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在机床工业领域投资,也应被视为有利于改善国内机床工业的内部结构,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机床行业的众多企业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新的征程,全行业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而一些企业结构调整更是不断深入,如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和企业结构调整,对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集中精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产品的升级换代、新产品的研发方面,有一大批机床制造企业取得不俗成绩。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开发和生产市场广阔、技术附加值高的先进产品,TH61140、TH61160为代表的卧镗式加工中心,大型落地铣镗床,实现了大型落地铣镗床数控化,全部达到6轴控制、4轴联动、360°任意旋转。五轴联动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等一系列高端产品的研发成功,不仅使我国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高端装备的国际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可见,努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或为企业“突出重围”的又一战略方向。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