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韩国制鞋业发展经历的几点启示
2003-09-19

韩国制鞋业发展经历的几点启示

制鞋业曾经是韩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韩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世界知名鞋类品牌逐步从韩国转移到国外生产,韩国制鞋业出现滑坡,到2002年韩国出口鞋已经由1990年的43亿美元萎缩至5.77亿美元。韩国制鞋业历经了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
一、韩国制鞋业的发展历程
韩国制鞋业一开始也是与世界著名品牌开展合作。1970年,韩国制鞋业还只是一个出口不到5千万美元、从业工人两万余人的行业。70年代初随着外资的投入,韩国制鞋业开始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大。1974年起,美国耐克、锐步、爱迪达斯等世界著名品牌相继在韩国订作生产运动鞋,韩国鞋类产品质量得到较快提高。此后,韩国制鞋业逐渐兴起并走向成熟,到1975年基本转变成以出口为主的产业,已拥有6万多名工人,韩国成为世界上运动鞋的主要供应国。1990年制鞋业企业数占韩国全国的2.7%,从业人员占6%,产值占2.42%,附加值占2.51%,出口占6.6%。韩国制鞋业在世界上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1991年,韩国鞋出口总额占世界鞋出口的20%,制鞋技术和产品质量在世界上都达到较高水平。
1986年起,韩国鞋制品先后受到了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美国、意大利、EC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配额限制。其后,恰逢韩币兑换美元大幅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爆发大规模的劳资纠纷,韩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地攀升,从而导致韩国制鞋成本急剧增加,鞋类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韩国制鞋业受到沉重打击。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韩国制鞋业逐步走向萧条、衰落。1992年,大量的韩国制鞋企业停产、倒闭。为了提高竞争力,规避进口国限制,韩国制鞋业开始向海外转移。尽管自1991年起韩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对制鞋业采取提供资金及一些政策支持,但终未挽回制鞋业衰落的命运。从1990年到2002年,韩国制鞋业生产额下降40%;出口额年均下降7.3%;鞋出口率由72%下降到35%;从业人员由17.96万名减至3万名,减少83.3%。
从全球范围看,韩国制鞋业已被我国、台湾省以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超越,生产技术也与先进国家拉开了距离。
二、韩国制鞋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1、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是韩国制鞋业衰落的直接原因。工资上涨加上韩币升值,给劳动密集型的韩国制鞋业造成了双重打击。1986年至1990年5年间,韩国工人工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1%。在东南亚等国家的竞争下,韩国制鞋业失去了价格优势,出口急剧下降。
2、过度依赖订牌生产方式是韩国制鞋业衰落的根本原因。自70年代中期起,订牌生产方式逐渐成为韩国制鞋业生产和出口的主要模式。1990—1993年,95%以上的制鞋品靠订牌生产出口,而且基本依赖几个主要客户。这种主要依靠订牌生产的从属方式给韩国制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弊端。首先,订牌生产方式决定了制鞋企业和大客户之间为从属关系,当制鞋成本上升时,制鞋企业却不能相应地单方面提升价格;第二,制鞋企业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能依靠几家主要的订牌生产客户来向企业下订单,而当订单转移时企业就束手无策;第三,订牌生产导致各种核心部件和材料都要依赖于主要客户的研发和供应,价格也由供应方决定,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韩国制鞋业进行自主技术开发,同时也往往因原材料供应受阻而使企业遭受损失。
3、长期忽视自我品牌创立和海外促销能力及专业人才培养,是韩国制鞋业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从1962年出口第一批鞋制品后的几十年里,韩国没有成功创立一个知名品牌,也没有成立一家专门促销公司,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创立了几个品牌试图打入美国市场,但为时已晚,美国的大品牌已经完全掌握了国际市场,韩国新创的品牌已无立足之地。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在于:一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急速成长期里,韩国未能及时对国际制鞋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进行研究,没有意识到创立品牌和培养市场开发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当时各制鞋企业的生产出口均以订牌生产方式为主,企业自创品牌开拓市场受到了来自主要客户方面的阻碍和压力;三是制鞋企业开拓市场的资金和能力也不够;四是制鞋业企业界的目光短浅,了解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经验不足。如此一来,没有自己品牌的韩国制鞋业虽有高品质的产品也难以持久地占领国际市场。
三、韩国制鞋业的遭遇给我们的启示
2002年厦门的鞋类出口额达5.9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的6.7%,其它的如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占全市出口的相当大比重。由于这些行业的基本特征与过去的韩国制鞋业有相似之处,因此从韩国制鞋业的兴衰中吸取教训,制定对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加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研究工作。七、八十年代,韩国制鞋业未能在其制鞋业的快速兴起并走向成熟过程中投入研究开发,没能及时认识到创立品牌和培养市场开发能力的重要性,错失良机,教训极为深刻。我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应充分重视并开展对相关产业的研究,增加研发投入,分析预测产业发展趋势,把握动向,适时调整,制定对策。同时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开展产业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
2、重视培养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企业应着力国际市场的营销拓展,善于追踪国际市场同类商品的最新款式设计变化,不仅要培养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打造熟悉国际市场开发营销的专门队伍,还应建立专门的国际市场营销公司,形成国际市场销售网络,拓展全球市场销售方式,完善对外销售渠道,掌握最终客户。
3、努力创立自有品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制鞋、服装、玩具等行业应立足长远,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推出企业自己的知名品牌,学习国外先进的市场营销模式和手段,借鉴国际著名品牌的市场营销技巧,不断创新品牌,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使自己的产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积极应对国外对我产品进口限制措施。突破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主动应诉国外对我出口产品的反补贴、反倾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争取国外延长对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惠待遇期限。严格实行国际通行的安全环保标准,开展国际系列质量体系认证,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5、避免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出口竞争力造成的削弱。抓住海湾型城市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快岛外广阔农村的开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落实土地、厂租、税收等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新区、郊区、开发区的劳动力价格优势,适时将制造业迁出岛内,进行产业梯度转移,持续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