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据克拉克松统计,韩国造船业绩上个月工获得了50万CGT(22艘)订单,同期中国造船厂仅获得了41万CGT(29艘)的订单,韩国业界3个月持续保持了第一位置。 韩国在今年第一季度(1-3月)累计订单量为193万CGT(60艘),同期中国的累计订单量为105万CGT(73艘)。两个国家的这些业绩同样同比下滑,韩国与去年同期的408万CGT(114艘)相比,下降53%;中国与去年同期的327万CGT(179艘)相比大幅下降68%,这反映出了造船业界还存在严重的“订单荒”危机。1-3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也仅达199艘(380万CGT),这是不包括2009年第二季度的订单量98艘在内,按季度继2006年以来,最低的水平。因此手持订单量也呈现减少趋势,以4月初为准,中国的手持订单量从5622万CGT(3325艘)减少到4142万CGT(2363艘),减少26%;韩国的手持订单量从4333万CGT(1466艘)减少到3455万CGT(1051艘),减少20%。 新造船价也保持了下滑趋势,眼下超大型油轮(VLCC)的船价为9700万美元,下降到2010年3月的水平,好望角型散货船的价格也下降到1989年水平的4700万美元,13000TEU级集装箱船也下降到1.225亿美元。 在今年第一季度集装箱船订单仅有7艘(共13580标准箱),该船型受到了最大的打击,与此相反,小型/MR型成品油船及LPG船订单分别有25艘(120万DWT)、22艘(35万DWT),继2008年以后,按季度其订单量达到最多的水平。截至第一季度,LNG船的订单有10艘、160万DWT,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海洋工作支援船(OSV)的订单量在全部订单中所占25%,主导了眼下的新造市场。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