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国际铜价自历史高位回落(9月5-9日)
2005-09-13

国际铜价自历史高位回落(9月5-9日)
上周(9月5-9日)以LME三月期铜为代表的国际铜价在前周创下的历史新高3725美元回落,五个交易日期铜价格都在下跌,累计下跌142美元。一周最高点3709美元,最低点3510美元,最后收盘于3546美元。导致铜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包括铜库存增长、供需关系得到关系、飓风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因素。
自7月22日LME铜库存创下25525吨的31年来低点后,库存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中间虽有小的调整或起伏,然而总体趋势未变,对居高不下的铜价形成不间断的压力。上周,LME铜库存在经过前两周的低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尽管还不能与8月中、下旬平均每周万吨以上的高增长相比,却也与8月初的增速基本持平。未来,库存变化情况依然是关系到铜价演变趋势的重要因素。
铜市场方面,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近的月报中称,今年1-6月全球精铜消费量超过产量21.9万吨,去年同期供给缺口为79万吨;2005年1-6月全球精铜产量为804.7万吨,消费量总计826.6万吨。ICSG称,2005年上半年全球精铜用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1%。在经过季节性调整后,今年上半年精铜缺口仅为1.3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58.8万吨而言,这是微不足道的。供需关系得到改善成为今年铜市的主流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上述背景下,铜价屡创历史新高便显得缺乏坚实的基础,可能出现不良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从消费情况看,ICSG认为:6月美国和日本的消费出现复苏迹象,但今年前六个月的消费量仍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9.7%和7.5%;欧盟(EU)的消费仍然低迷,较上年同期的降幅达10%;中国精铜用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7%,印度和俄罗斯分别增长12%和16%。就上述情况看,美、欧、日这三大经济体的铜消费均出现明显下降,完全抵消了中、印、俄的增长,在铜产量有明显增长的背景下,全球铜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另外,由八家大型冶炼商组成的、铜精矿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80%的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表示,由于铜价强劲且铜精矿供应过剩,明年中国顶级铜冶炼商将获得较高的加工/精炼费(TC/RC)。该谈判组预计今年第四季进口的现货铜精矿将获得每吨160美元/每磅16美分的加工精炼费。铜精矿供给充足,将使我国急剧扩大的精铜产能实现较高的利用率,精铜产量将保持高增长态势,这对缓解我国较为紧张的铜供求关系大有裨益,它势必减少我国对进口精铜的依赖,对国际铜价是一利空消息。
宏观基本面,美国劳工部公布,9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至31.9万人,低于前周修正后的32万,但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31.5。仅就上述数据分析,美国就业市场表现不错,但这一数据尚未反映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影响,预计未来初请失业金人数会出现上涨。另外,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表示,卡特里娜飓风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明显"的,其中经济增长和就业受到影响较大。市场预期,卡特里娜飓风可能令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0.5%-1%。上述信息对高高在上的铜价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就价格走势分析,LME三月期铜价格在跌破30日算术移动平均线后,下跌速度有所加快,但在60日算术移动平均线上方、3500美元整数关口处遇支持而出现明显回升。目前,下跌调整行情已持续到第五个交易日,兼之下方存在支持,未来再度连续下跌的可能性减小,市场存在进行调整的要求,后市可望出现适当的反弹调整行情。另外,LME三月期铜和现货铜间的贴水经过几个交易日的快速下降后,出现小幅反弹,或可支持连续下跌后的铜价出现反弹调整行情。
关于本周(2005年9月12-16日)及未来LME三月铜价格走势:市场短线走势已经由强转弱,但经过连续下跌后市场存在进行适当调整的要求,而部分市场信息也显示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