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国产机器人崛起,业内忧心高端产业低端化
2016-09-08

国产机器人崛起,业内忧心高端产业低端化  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瑞松智能科技公司车间里,一条为广汽本田二厂量身定制的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调试,工业机器人作业下的焊点精准、光滑。现场技术人员刘科告诉记者,调试成功后,机器人将能在43秒内完成一部汽车的焊接工序。这是人工焊接作业时难以想象的速度。  在劳动力成本持续高企的当下,工业机器人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广州数控设备公司使用的一款含有三台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对车轴承位、车镜面等的加工工序,一年可节省人工成本约27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以工业机器人代替工人尤其熟练技工的需求不断扩大,珠三角地区率先推出了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和配套资金,刺激了一大批机器人企业的诞生和加速发展。  瑞松科技公司董事长孙志强称,除了服务中国市场,其公司制造的机器人还进入了欧洲市场,去年欧洲销售额达200万欧元,到2017年预计突破1000万欧元。  中国本土机器人性价比高,其技术价值、解决方案、技术集成等方面可以承载国际品牌的信任,正逐渐受到全球市场认可,孙志强如是说。  据中国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了21.7%。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迅猛,前景也被各方看好。  作为一家既生产机器人又积极运用机器人的装备制造企业,广州数控装备公司目前正筹建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年产能规划1万台机器人。  在看到国产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的同时,身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常务副会长的孙志强,对当前机器人行业出现高端技术低端化运用的现象深感担忧。  无独有偶,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稍早前也公开称,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  孙志强表示,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确实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政府扶持政策也很多,但一些企业一哄而上,未必真正做好了技术和人才的准备。他认为,随着中国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初步完成,机器人应用市场需求增速将放缓,行业内会出现洗牌现象。  在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广州数控设备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敏桂称,面对当前国际大牌纷纷加入争食人民币数千亿元甚至数万亿元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很少中国本土企业能真正与之抗衡。  孙志强则称,中国机器人技术水平正快速提升,中国企业应积极通过与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合作,打造真正国际化的智能运用。从日本东京回到广州工作的机器人系统和精密机械专家马月平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正向精细化、代替熟练技术工人的方向迈进,这是可喜的现象。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