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2002年在乌举办的服装纺织品展览会如下: 1.名称:春夏季裘革皮世界 地点: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 时间:2002年 2月 20日-23日 内容:革皮服装等 举办单位:REKLAMNAIA GRUPPA “MOCT 15” 电话/传真:380-5562-371115、379677 E-mail: most15@fregat.com 2.名称:INTERTEXTIL 地点: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 时间:2002年2月27日-3月2日 内容:春季服装、纺织品、布坯、线 举办单位:第聂伯彼得罗斯克工商会(DNEPROPETROVSKAIA TPP) 电话:380-562-362258、362247、362251 传真:380-562-362259 E-mail: miv@dcci.dp.uar 3.名称: EKSPO-STILI 2002 地点:基辅 时间:2002年3月 内容:床上用品、布坯、内衣、服装等 举办单位:AO “KIEVSKII MERDUNARODNII KONTRAKTOVII IARMAROK” 电话/传真:380-44-4619342、4164219、4177581 E-mail: infi@kmkya.kiev.ua 4.名称:INTER MODA 地点:奥德萨 时间:2002年8月15日-18日 内容:男女、儿童服装、运动、牛仔服装及布坯等 举办单位:CENTR VISTAVOCHNIH TEHNOLOGII 电话:380-482-372936、372869 传真:372791、210591 E-mail: cvt@expo-odessa.com 5.名称:MERDUNARODNAIA STIL 2002 地点:利沃夫 时间:2002年9月13日-15日 内容:布坯、缝制品等 举办单位:AO “GAL-EKSPO” 电话:380-322-970628、971369 传真:971756 E-mail: exhib@galexpo.lviv.ua 6.名称:INTERTEXTIL. DNEPR.OSEN 地点: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 时间:2002年9月25-28日 内容:布坯、服装、袜类等 举办单位: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工商会 电话:380-562-362258、362251 传真:362259 E-mail: miv@dcci.dp.ua 7.名称:国际时装节 地点:奥德萨 时间:2002年11月 内容:服装等 举办单位:Co. “Leon” 电话:380-482-348140 传真:7314559、7314560 E-mail: odessaexpo@te.net.ua 8.名称:DNEPROSTIL-OSEN 地点:扎巴罗热 时间:2002年11月6-9日 内容:布坯、服装等 举办单位:扎巴罗热工商会 电话/传真:380-612-135026、135167、331172 E-mail: expo@cci.zp.ua 纺织服装工业是乌克兰独立以来生产规模萎缩最为严重的行业,1999年纺织工业产值仅相当于1990年的4%。1999年全行业除成衣外基本上所有的产品都处于亏损状态:如布匹生产亏损额达40%,针织品亏损额达13%。与1990年相比,乌针织品产量下降了35倍,布匹产量下降了24倍,袜子产量下降12倍,而儿童商品生产则下降了近200倍。 这其中既因为企业缺乏资金,企业债务包袱重,设备陈旧,又有纺织原料匮乏的原因:除亚麻和羊毛外,乌克兰的蚕丝、棉花、合成纤维等纺织原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且近年来亚麻和羊毛的国内产量持续大幅度减产。近几年西方国家以来料、来样加工形式扶持起一些服装加工企业,但总体上来说,乌国内自产有限,如2000年乌针织品产量为1450万件,布坯为6600万平米,人均仅为0.3件和1.3平米,所以乌每年需大量进口纺织品服装。 目前乌服装生产企业基本依靠境外来料加工维持生存,来料加工出口纺织品占乌纺织品出口总额的95%。1999年乌生产大衣、短大衣、风衣、西服、裤子、上衣、裙子、衬衫共计1781.8万件,出口纺织品4.54亿美元。为供应国内市场,1999年乌进口纺织品4.689亿美元,产品主要来自美国、中国、意大利、土耳其。 随着乌克兰经济回升,西方高档服装已进入乌市场,但对乌大多数老百姓的购买力来说,我国纺织品服装从价格档次更适合乌克兰广大消费者,目前中国已成为乌服装(包括棉、化纤和皮革面料)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布料和丝绸也逐渐打入乌市场。纺织品服装已成为中国向乌克兰出口的重要商品,从市场容量来看还有巨大空间可开发,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目前,中国企业在开发乌市场方面仍存在一些误差,这表现在经营观念仍停留在空运包税和低档次市场批零销售方式上,对乌市场缺乏细化分析和开发投入,商品档次不能随市场消费水平的变化和消费群体的分化而变化,缺乏长远目光和品牌意识,仅追求眼前利益,一味在低价竞销中寻生路。这些误差实际上已经阻碍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在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商品的低档次加上前几年假冒伪劣商品给乌消费者留下的不良影响,使当地消费者认为中国商品质低,款式陈旧。另外,由于进口商品档次低以及经营服装者多为个体摊贩,不具备正规的进口报关文件,绝大部分中国纺织品服装只能在货摊和大市场批零销售,正规商店一般不接受中国商品。这些情况与改革后的飞速发展中国纺织服装工业的真正实力和发展水平不符。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 一. 中国中高档优质品牌服装纺织企业赴乌办展,充分利用专业展览会这一平台向乌消费者广泛介绍真正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充分展示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成就,消除对中国商品的误解,结交客户,为进一步开发市场潜力,占领市场做好铺垫。 二. 2001年乌政府宣布对29类纺织品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棉纱、棉布、地毯、服装、针织品等),以符合欧盟规定的要求,并达到换取欧盟在年内取消乌克兰纺织品向欧盟出口配额的目的。另外,乌克兰不具备毛巾制品和床上用品的生产能力,以往每年该商品输美、欧盟配额基本作废,衬衣、工作服、女裤、睡衣、羊毛衫及风衣等配额使用率也很低。我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利用其行业和市场特点,选择好突破点,做好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先期投入部分资金,开展纺织品服装加工业务,掌握企业控股权,这样既可利用乌相关行业的生产缺陷来扩大我们向欧美和乌的周边国家的出口,又可发挥我轻纺工业的传统优势,打出我知名品牌,以带动我设备和原料的出口,同时也可提高我商品信誉,有效遏制假冒产品对我造成的影响。 我国为扩大对外投资和促进出口颁布了境外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对我企业加大对乌机电设备出口和带动相应原材料的出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乌也开始加强对轻纺工业的扶持,对创建生产性企业和解决生产性企业原料进口采取鼓励措施,并加大对走私进口的打击力度。因此我应利用时机,充分发挥我纺织服装等具有长线优势产品企业的潜力,选准项目,对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轻纺项目予以优先考虑。 三. 在销售方式上,为避免风险,我企业可在乌注册全资公司,自行发货,自行接货;或进入保税仓库,然后以小量批发的形式分销给用户,这样既减少了风险,又加快了资金的回收周期,还可逐步向专卖店和连锁店销售方式发展。 近一两年乌消费者对秋冬季服装的口味发生改变:部分消费者宁愿去购买相对较好的化纤服装,也不愿花相同的钱去买低档皮服,导致近一两年来皮装的销售额减少了5-10%。另外, 2000年厚呢、毛料、半毛料和开司米等天然面料的大衣及短大衣的销售量也降低了近10%, 原因是:一是与化纤服装的流行有关--后者更便宜且防雨效果更佳;二是大部分乌国内服装企业向国外出口的正是毛呢类服装,对国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鉴于以上情况, 建议中国企业发挥原料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 增加向乌出口化纤类服装的数量。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