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与此同时,政府由国外的大米筹措,亦更加困难,因主要出口国泰国和越南也开始制止其大米。 印尼渔业和农业部门经济统筹部长助理巴尤·克利斯纳慕尔帝(Bayu Krisnamurthi)24日在雅加达称,“目前的收成是属于小规模,以致其产量低。结果为要在4月-5月-6月收购70万吨的存货极为困难。因此,米价是完全能够上涨的。” 巴尤说,政府将收集来自所有地区的真实的生产报告。这样一来,政府就可知晓对粮食局缺少的大米存货。“明显的是,目前的情况并不令人愉快。在区域的大米存货越加困难,菲律宾提高其进口。” 在此以前,苏西洛总统明确表示,直至2007年底,政府必须收购的大米存货达200万吨。该数目经已包括用作贫穷民众的大米每月共17万吨。 由于严重的干旱结果,在从2006年10月有收成的移动后,最初希望丰收是在2007年的4月-5月。该收成的迟缓造成在数地区的米价上涨至每公斤6500盾和2007年发生首次大米危机。 印尼粮食局总经理慕斯达华·阿布巴卡(Mustafa Abubakar)披露,为全国存货的大米和稻谷的收购,直至昨日才20吨相等的大米,而4月-5月的指标为90万吨相等的大米。 “在还未有免费麻袋援助时,每天收购大米仅1000至2000吨,但是在有了援助后上升成为每天9000吨。” 印尼农业部粮食作物局长苏达尔科·阿里慕梭(Sutarto Alimoeso)说,2007年7月至9月的稻谷产量,比大米需求平均每月260万吨,估计还有剩余。 担忧2007年旱季将更早到来,却没有发生。如此一来,2007年7月至12月的大米产量估计为1300万吨。 印尼中央统计局主任鲁斯曼·赫利亚宛说,自4月初在数地区开始进行的稻谷丰收,预测造成在4月份的通货紧缩。他说,“那是因为大米的供应提高。何况是在非大米商品的价格没有显著的上涨。”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