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历史机遇” 报告称,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10年复苏强劲,增长速度为8.8%,预计2011年增长速度为7.3%。 2010年亚太经济增长迅速主要动因是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出口增长和“起点”相对较低。随着财政刺激计划结束、货币政策收紧、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2011年亚太地区增长速度将放缓。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预计,亚太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东亚和东北亚地区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为7.9%,亚洲北部和中亚4.8%,南亚和西南亚6.8%,东南亚5.5%,太平洋岛屿发展中经济体5.5%。 联合国副秘书长诺琳·海泽称,走出金融危机过程中,亚太是“增长推动者和全球经济稳定的中坚”。这一地区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历史机遇”,以保持活力和发展平衡,“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亚太世纪”。 两大危害 报告说,亚太多数经济体2011年可能因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面临更严重通货膨胀。2010年食品和燃料涨价致使这一地区1900万人陷入贫困,预计2011年新增贫困人口多至4200万。 报告说,在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价格上涨达35%,高油价可能使一些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降低1%。 亚太超过9.5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报告预测,最坏情况下,如果食品价格翻番、国际石油价格升至每桶130美元,就许多最不发达国家而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可能推迟5年实现。 联合国千年峰会2000年9月通过《千年宣言》,提出8项目标,包括以1990年为基准,2015年前将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等。 大量游动资本是另一风险。它们在不少经济体中制造资产泡沫,引发货币升值。 报告说:“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相当一部分只能归因于投机泡沫。”亚太经合社会微观经济政策和发展部门主管纳格什·库马尔说:“食品价格上涨的受益者不是生产者,多数涨价归因于投机者,是非常令人不安的趋势。”投机泡沫一旦破裂,将“压垮银行系统”。 应对之道 报告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呼吁20国集团采取果断措施,抑制石油和食品价格波动、打击投机、限制使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 亚太经合组织呼吁,加强食品分发体系及补助制度,以保护低收入群体;政府借助关税和税收,打击囤积和其他投机,平抑食品价格。另外,需要增加投入,推动知识密集型农业发展,增强农作物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报告说,各经济体已经增加外汇储备,抗御游资风险。不过,一般情况下,这些举措还不够。所以,资本控制应作为一种重要手段。 就中期而言,亚太地区应推动消费和投资,以保持经济活力。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