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改革创新再发力,厦门自贸片区召开新闻发布会!
2022-09-14

   

改革创新再发力,厦门自贸片区召开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09-14 16:40
 

9月9日上午厦门自贸片区召开投资机遇分享会暨改革创新新闻发布会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郑耀出席发布会,作相关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今年的投资机遇分享会围绕“创新·开放·共赢·发展”主题举行,立足自贸区沃土,与全球共享投资发展机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成功,覆盖总部经济、国际贸易、供应链、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总投资额约为79.6亿元。洽谈会期间,厦门自贸片区共参与签约项目49个,总投资额约为240.7亿元,与金砖国家项目合作亮点突出,与央企、外企合作领域更广、更深,呈现多区联合、跨区联动的合作新格局。

此外,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七年多来,累计推出521项创新举措,根据省自贸办委托的第三方评测结果显示,有126项全国首创举措。今年7月,中山大学发布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厦门自贸片区连续两年位列全国67个自贸片区的第五位。

记者提问

Q今年9.8期间,厦门自贸片区举办的投资机遇分享会与往年相比,有什么特点?

A:谢谢提问。首先,要感谢媒体朋友对厦门自贸片区的长期关心、支持和厚爱。与以往相比,今年我们的投资机遇分享会突出创新、开放、共赢、发展的主题。

一是突出开放合作。厦门自贸片区正在推进厦门新机场片区招商和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此次,邀请捷克驻华大使和新加坡驻厦总领事参会,旨在推动中捷航空产业园项目、与新加坡航空产业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

二是突出体现RCEP生效以来成果和投资机会。着重体现厦门自贸片区联合海关等部门高质量落实RCEP协定,为我市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所取得的成果,分享RCEP协定下厦门自贸片区的投资机会。

三是突出以“海上世界”为核心打造自贸国际商务区。近期,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厦门代办处,北京安杰、印度特里那亚、印尼雷米、菲律宾甘南等律师事务所签约入驻“海上世界”,自贸国际法务运营平台、国际商务区初具雏形,将为吸引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增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信心,提供更高水平的国际化高端要素保障。

四是突出跨区域联动和“智库+招商”合作。厦门自贸片区与南沙自贸片区、昆明自贸片区、龙岩高新区签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与德勤、普华永道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智库+招商”合作机制,旨在整合用好各方资源禀赋优势,在改革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合作、物流通道建设、招商引资和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等方面加强互学互鉴、深度合作。

 

Q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头戏”。未来,厦门自贸片区将会在制度创新上有什么新的动作?

A:厦门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胆试、大胆闯,积极对标国际先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致力推动经济发展,打造自贸区建设“厦门样板”,发挥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先行当好改革试验田:即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创新先行,在服务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探索先行,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示范先行,在培育新兴产业赋能经济发展上引领先行。

七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521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26项;30个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5个案例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七年间,厦门自贸片区主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达880.4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9%,达131.3亿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2%,达1479.7亿元。

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按照“树立更高标准、创造更多经验、营造更优环境、做出更大贡献”的目标要求,强化提升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同联动创新能力,力争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等方面引领示范,形成更多厦门经验、厦门模式。

重点奋力推进四方面工作:

一是奋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出一批对标DEPA、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项目清单。推动厦门自贸片区扩区提质,在投资贸易、海空运输、跨境金融等领域探索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推动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推动口岸降本增效持续发力,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各区和火炬高新区协同联动,优化“创新+数字+平台+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打造航空维修、集成电路等一批国内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建设数字自贸区,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供应链等平台经济,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口岸监管服务平台。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平台建设,促进港口高质量发展。

三是奋力推进两岸融合。落实落细同等待遇,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着力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同产业、共同家园。率先试点建立对台职业资格、企业资质、行业标准采信采认体系。建设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四是奋力推进开放合作。建设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深化与金砖创新基地在政策创新、项目合作等方面工作协同,打造投资东南亚项目总部运营服务中心,以“海上世界”为核心建设自贸国际商务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总部经济。推动“丝路海运”“丝路飞翔”“丝路电商”等品牌出海行动。

 

Q厦门自贸片区在营商环境,特别是跨境贸易便利化领域,有什么成功经验?还将有什么新的动作?

A:厦门自贸片区建成了全国领先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全国推出口岸降本增效集成化改革。跨境贸易指标在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均进入全国标杆前列。厦门口岸连续三年在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比中获评最优。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批“最佳实践案例”“2019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先后有“互联网+自主报关”等28项改革成果被应用推广,得到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充分肯定。二是推进集成化改革。重点实施政府性收费改革、规范市场性收费、引导行业自律自治、率先探索信用管理降成本等改革。第三方评估认为,厦门口岸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为大陆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三是优化通关环境。对外贸企业被查验集装箱吊装移位等费用,实行“查验没有问题直接免收,有问题事后补缴”。对货物报关采用“先放行、后改单”、提前报关等做法。经过努力,厦门口岸提前2年完成国务院“到2021年底,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的任务。四是建设智慧港口。建成全国首个5G自动化码头。率先全国实现全流程综合物流信息服务。上线厦门港引航船舶信息可视化平台,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亿元。五是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入调研海运集装箱进出口流程主要环节,拉出问题清单,逐一协调解决。率先开通厦门-马尼拉“点对点”丝路海运电商快线。

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将继续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在口岸降本增效集成化改革中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改革。推广“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作业,完善推广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进口货物“两步申报”、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预裁定等便利措施。加快集装箱入港铁路建设。二是建设全国领先的数字口岸平台。整合口岸监管作业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驾驶舱、协同合作等平台,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三是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继续实施引航费降费等政策。推动引导船公司规范调整海运收费结构。四是加大智慧港口建设。推进远海码头“5G+北斗+无人集卡智慧港口2.0”商业化运营。强化引航船舶信息可视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五是加快航运要素聚集。搭建船舶交易服务平台,打造现代航运物流服务生态圈。六是积极推进共享合作。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

<

 

9月9日上午厦门自贸片区召开投资机遇分享会暨改革创新新闻发布会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郑耀出席发布会,作相关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今年的投资机遇分享会围绕“创新·开放·共赢·发展”主题举行,立足自贸区沃土,与全球共享投资发展机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成功,覆盖总部经济、国际贸易、供应链、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总投资额约为79.6亿元。洽谈会期间,厦门自贸片区共参与签约项目49个,总投资额约为240.7亿元,与金砖国家项目合作亮点突出,与央企、外企合作领域更广、更深,呈现多区联合、跨区联动的合作新格局。

此外,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七年多来,累计推出521项创新举措,根据省自贸办委托的第三方评测结果显示,有126项全国首创举措。今年7月,中山大学发布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厦门自贸片区连续两年位列全国67个自贸片区的第五位。

记者提问

Q今年9.8期间,厦门自贸片区举办的投资机遇分享会与往年相比,有什么特点?

A:谢谢提问。首先,要感谢媒体朋友对厦门自贸片区的长期关心、支持和厚爱。与以往相比,今年我们的投资机遇分享会突出创新、开放、共赢、发展的主题。

一是突出开放合作。厦门自贸片区正在推进厦门新机场片区招商和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此次,邀请捷克驻华大使和新加坡驻厦总领事参会,旨在推动中捷航空产业园项目、与新加坡航空产业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

二是突出体现RCEP生效以来成果和投资机会。着重体现厦门自贸片区联合海关等部门高质量落实RCEP协定,为我市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所取得的成果,分享RCEP协定下厦门自贸片区的投资机会。

三是突出以“海上世界”为核心打造自贸国际商务区。近期,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厦门代办处,北京安杰、印度特里那亚、印尼雷米、菲律宾甘南等律师事务所签约入驻“海上世界”,自贸国际法务运营平台、国际商务区初具雏形,将为吸引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增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信心,提供更高水平的国际化高端要素保障。

四是突出跨区域联动和“智库+招商”合作。厦门自贸片区与南沙自贸片区、昆明自贸片区、龙岩高新区签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与德勤、普华永道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智库+招商”合作机制,旨在整合用好各方资源禀赋优势,在改革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合作、物流通道建设、招商引资和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等方面加强互学互鉴、深度合作。

 

Q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头戏”。未来,厦门自贸片区将会在制度创新上有什么新的动作?

A:厦门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胆试、大胆闯,积极对标国际先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致力推动经济发展,打造自贸区建设“厦门样板”,发挥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先行当好改革试验田:即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创新先行,在服务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探索先行,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示范先行,在培育新兴产业赋能经济发展上引领先行。

七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521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26项;30个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5个案例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七年间,厦门自贸片区主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达880.4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9%,达131.3亿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2%,达1479.7亿元。

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按照“树立更高标准、创造更多经验、营造更优环境、做出更大贡献”的目标要求,强化提升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同联动创新能力,力争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等方面引领示范,形成更多厦门经验、厦门模式。

重点奋力推进四方面工作:

一是奋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出一批对标DEPA、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项目清单。推动厦门自贸片区扩区提质,在投资贸易、海空运输、跨境金融等领域探索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推动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推动口岸降本增效持续发力,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各区和火炬高新区协同联动,优化“创新+数字+平台+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打造航空维修、集成电路等一批国内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建设数字自贸区,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供应链等平台经济,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口岸监管服务平台。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平台建设,促进港口高质量发展。

三是奋力推进两岸融合。落实落细同等待遇,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着力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同产业、共同家园。率先试点建立对台职业资格、企业资质、行业标准采信采认体系。建设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四是奋力推进开放合作。建设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深化与金砖创新基地在政策创新、项目合作等方面工作协同,打造投资东南亚项目总部运营服务中心,以“海上世界”为核心建设自贸国际商务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总部经济。推动“丝路海运”“丝路飞翔”“丝路电商”等品牌出海行动。

 

Q厦门自贸片区在营商环境,特别是跨境贸易便利化领域,有什么成功经验?还将有什么新的动作?

A:厦门自贸片区建成了全国领先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全国推出口岸降本增效集成化改革。跨境贸易指标在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均进入全国标杆前列。厦门口岸连续三年在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比中获评最优。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批“最佳实践案例”“2019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先后有“互联网+自主报关”等28项改革成果被应用推广,得到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充分肯定。二是推进集成化改革。重点实施政府性收费改革、规范市场性收费、引导行业自律自治、率先探索信用管理降成本等改革。第三方评估认为,厦门口岸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为大陆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三是优化通关环境。对外贸企业被查验集装箱吊装移位等费用,实行“查验没有问题直接免收,有问题事后补缴”。对货物报关采用“先放行、后改单”、提前报关等做法。经过努力,厦门口岸提前2年完成国务院“到2021年底,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的任务。四是建设智慧港口。建成全国首个5G自动化码头。率先全国实现全流程综合物流信息服务。上线厦门港引航船舶信息可视化平台,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亿元。五是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入调研海运集装箱进出口流程主要环节,拉出问题清单,逐一协调解决。率先开通厦门-马尼拉“点对点”丝路海运电商快线。

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将继续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在口岸降本增效集成化改革中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改革。推广“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作业,完善推广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进口货物“两步申报”、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预裁定等便利措施。加快集装箱入港铁路建设。二是建设全国领先的数字口岸平台。整合口岸监管作业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驾驶舱、协同合作等平台,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三是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继续实施引航费降费等政策。推动引导船公司规范调整海运收费结构。四是加大智慧港口建设。推进远海码头“5G+北斗+无人集卡智慧港口2.0”商业化运营。强化引航船舶信息可视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五是加快航运要素聚集。搭建船舶交易服务平台,打造现代航运物流服务生态圈。六是积极推进共享合作。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