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福州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
2022-10-12

   

福州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

摘要:两岸同胞本来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心之相系,情之相融。那湾浅浅的海峡,难隔鸿雁,更难隔血浓于水的亲情。
台湾青年在榕参观台湾社区公寓。
  
  两岸同胞本来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心之相系,情之相融。那湾浅浅的海峡,难隔鸿雁,更难隔血浓于水的亲情。
  
  “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的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牢记嘱托,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让榕台往来迈出大步伐。
  
  回顾过往十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榕台胞生活更舒心了,榕台经贸合作更紧密了,两岸民间交流更深入了。先行先试的福州,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取得了良好成效。
  
  落实同等待遇
  
  在榕台胞生活更舒心
  
  2018年9月,台胞陈奕廷在福州南街派出所领到了福建省首张台湾居民居住证。从8码的“台胞证”到18码的居住证,意味着原先的不便消失了,持证台胞基本实现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过去十年,福州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先后推动出台“68+6+43+21+19”系列惠台利民措施,涵盖台青就业创业、榕台文化交流、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等各领域,其中多项为大陆首创。
  
  秉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胞”的精神,福州积极推动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十年来,每一个在榕台胞都在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两岸一家亲”的故事,他们都是榕台融合发展的实践者、贡献者。
  
  晋安区的台胞公租房,一扇扇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老住户”邹贤说:“这里交通便利,物管公司也很用心,而且台胞们住在一起,氛围很好。”为了方便在榕台胞安居乐业,福州面向他们提供公共租赁房房源1050套,目前已有135户194名台胞入住。
  
  闽清县的梅城印记历史文化街区,见证过台湾青年逐梦的脚步。2018年,台青曾芝颖带领8名台湾青年在当地安营扎寨,参与街区改造。“梅城印记”让她声名鹊起,之后她不断将台湾的经验带到大陆,助力更多村庄振兴。
  
  和曾芝颖团队一样,越来越多的台湾规划设计师、文化创意团队积极投身榕城30多个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如今,福州的广袤乡村已成为台湾青年逐梦的沃野。
  
  在福州开咖啡馆的郭屹凡,从事显示靶材行业的苏百樱,与母亲一起经营农场的李佳蓉……跨海而来的台湾青年在福州不断开拓新的舞台,全方位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福州适时出台鼓励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创业服务中心等,为台胞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2019年,在榕台胞惊喜地发现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有了台胞台企服务专窗,专窗办事员李京机也是一名台胞。来到专窗寻求服务的台胞,无不发自内心地感叹:“亲切多了一份,距离少了一份。”
  
  2022年,李京机荣获“福州青年五四奖章”,这是福州落实落细同等待遇的又一佐证。让在榕台胞更有荣誉感,福州将在榕工作的台湾同胞纳入市各级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的范围。如今,共有300多人次在榕台湾人才获评省“五四青年奖章”等省市荣誉奖项。
  
  不仅要有荣誉感,还要有安全感。设立大陆首家台胞权益保障中心、大陆首家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大陆首家台胞权益保障检察官工作室……福州保障台胞权益机制不断健全。
  
  推动应通尽通
  
  榕台经贸合作更紧密
  
  时至今日,冠捷科技已从名不见经传的显示器小厂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智能制造企业,液晶显示器产销量长期保持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超30%。
  
  老牌台企的故事还在传颂,后起之秀开始书写新的传奇。2019年落地福州综合保税区的台资企业优你康,正朝着大陆最具规模的隐形眼镜研发和生产基地冲刺。董事长梁彪说:“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在大陆发展的潜力,福州市的有力支持让我们体会到在榕发展的获得感。”
  
  被这样的发展潜力所吸引,被这样的有力支持所感召,过去十年,不断有台企选择来福州发展。福州不负这样的期待,不断探索更多应通尽通的模式和路径。
  
  福州创新建立台湾招商专员联席会议制度,聘任了17名台胞招商专员,并与台湾电电公会、商业总会、工商建研会等岛内主要工商团体逐步建立对接联系。经贸合作渠道更通畅,优你康光学、兆元光电、新睿精密、恒美偏光片等一批重要台资项目相继落地福州。
  
  海交会已经成功举办23届,成为海峡两岸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投资贸易展会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实验平台,展会越来越精彩,成果越来越丰硕。每年的海交会,台商云集,大家寻找最新的商机、了解最新的政策、达成最佳的合作。
  
  合作渠道通畅了,交流平台更大了,创新举措也多了。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自成立以来,共推出24项对台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其中建立对台原产地证书核查机制等13项举措为大陆首创。榕台跨境电商业务也在不断增长,2021年对台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超45亿元。
  
  打造品牌活动
  
  两岸民间交流更深入
  
  榕台两地交往越来越频繁,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交流品牌自然就多了。
  
  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当属海峡青年节。自2013年首届海峡青年节举办以来,共吸引近3万名两岸青年参会,其中台青约1.4万人,首次来大陆的达50%以上。2021年,国台办点赞海青节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金字招牌”。
  
  聚焦台湾青年,联结两岸青年;发挥青年优势,凝聚青年力量,是海青节始终不变的主题。在海峡青年峰会、两岸大学生领袖营等海青节品牌活动的带动下,海青节受到两岸青年真心欢迎,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重要平台。
  
  今年正月,第二十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如期在马尾罗星塔下举行。融入“福”文化的灯会,用4个篇章、43组灯组,再次点燃两地浓浓乡情。活动自2003年举办以来,风雨无阻,一年比一年精彩。
  
  截至目前,福州共有57项次活动被国台办列为重点对台交流项目,打造了“两马同春闹元宵”、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船政文化对台交流等22项对台特色品牌交流活动。这些具有榕台特色、历史渊源的活动在民间广受欢迎,无不证明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
  
  品牌,历久弥新。2019年,福州向马祖近期供水工程正式启用,与马祖通电通气通桥等工作稳步推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气象交流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民间交流往来不断……当下,福州正推动福州都市圈与马祖打造“福马共同家园”,促进“福马”率先融合发展。
  
  两岸一家亲,携手谱新篇。榕台往来交流的步子越迈越大,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越走越宽。
  
  “数”说成效
  
  截至2022年6月,福州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553项(含第三地)。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台资工业企业约270家,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约为12%。
  
  我市拥有涉台婚姻6.8万对,为大陆涉台婚姻最多的城市。
  
  2020年以来,我市线上线下共举办近200场对台特色交流活动,举办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精彩回眸
  
  2013年1月,两岸第一条横跨台湾海峡的海底光缆“海峡光缆1号”开通,开启两岸通信“直航”新时代。
  
  2015年7月,大陆第一张电子台胞证在福州市民服务中心启用。
  
  2015年12月,闽台第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连江黄岐至马祖白沙客运航线通航。
  
  2019年,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在国台办首次开展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考评中获评第一。
  
  2020年,海峡青年节升格为国台办、全国青联、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