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废塑料进口持续升温,隐藏问题凸现
2007-05-23

废塑料进口持续升温,隐藏问题凸现
据统计,今年1月份全国废塑料进口量达55.3万吨,同比增长36.7%,价值2.4亿美元,同比增长64.4%。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废塑料进口一直保持旺盛的态势。过去5年,废塑料进口量从2002年的245.8万吨猛增到2006年的586.5万吨。
  尽管我国石化行业产能快速增长,但塑料原料产量仍无法满足下游塑料加工业的需求,进口原料成为塑料加工业的重要支撑。随着油价的持续攀升,使用进口废塑料可以降低塑料加工企业的成本,因此废塑料进口量持续上升。
  但随着废塑料进口的持续升温,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
  首先是“洋垃圾”侵入的风险。进口废塑料关系到购、运、销多方利益,出口商、中间商和进口商分工明确,利益相连,易形成垄断的上下游链条。加之外贸经营权放开后企业进口活跃,难免存在倒卖、非法转让废塑料以赚取利润等现象。同时,有人趁中国大量进口废塑料之机,将无法处理的塑料以次充好卖到中国,废塑料夹带“洋垃圾”的风险较大。
  其次是污染扩大的风险。目前我国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地的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是废塑料进口口岸和回收处理集散地,但目前有相当比例的进口废塑料流入了与之邻近却并不具备废塑料再生加工资格的小作坊,污染环境。此外,随着我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相关的废旧物资加工业可能同时转移,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为降低成本、逃避监管,国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一些废塑料回收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废塑料回收中污染向中西部扩散已初见端倪。
  第三是监管难度加大的风险。早在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便要求所有废塑料及其他废物进口企业必须到废物进口登记中心进行审批登记,但仍有不少企业绕过关卡,大规模进口废塑料。随着进口市场趋于多元化,且部分废塑料经异地堆放躲藏又转运到中国内地,加大了进口监管难度。
  为此,进一步加强对废塑料进口的监管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提高进口环节的检测水平,打击进口塑料垃圾的不法行为;尽快建立有效的废塑料回收循环机制、出台相关法规。同时,积极引导、扶持一批有规模和水平的废塑料加工基地,逐步取消作坊式的工厂,改进分类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