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据菲媒体报道,虽然菲律宾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但是今年菲有足够的大米供应满足9千万人口需要,但需支付更高价格购买,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石油、化肥、交通运输以及生物燃油供给需求造成的,其他原因是一些国家压缩全球大米供应,以及人口过快增长、增加的燃油及交通运输成本、生物燃油市场的兴起、环境变化等。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最近的报告中称,2006年商品价格快速上涨,2007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部分归结于全球库存的进一步减少,每年平均减少3.4%。粮农组织称,其中奶业价格去年上涨为首,接近增80%,粮食增42%。2007年全球进口食品成本估计在7450亿美元,比2006年的6150亿美元成本增21%。发展中国家最受影响和冲击,面临增加25%进口价格,其中包括谷物、蔬菜油类、奶类、肉和糖。菲是以食用大米为主的国家,日消耗大米3.3万公吨,两年前为日消耗2.9万公吨。1990年人均年消耗92.53公斤,2000年人均达103.16公斤,2007年达118.7公斤。2008年人均消耗将达134公斤,迫使菲将增加进口量。三月份大米价格每公吨近747美元,且全球库存是32年来的最低,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之一的菲律宾值得关注。菲占世界大米进口的7%份额,约3500万吨。政府希望国民改变食用大米的习惯,尝试食用面包和面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