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防霾口罩无国标 专家建议明确技术规范
2014-11-13

防霾口罩无国标 专家建议明确技术规范
  北方地区已进入雾霾多发期,公众应对雾霾的重要手段,就是戴口罩。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良莠不齐,针对防霾也没有国家标准的口罩技术规范。
  记者采访发现,现在市场常见的口罩基本分两种,一种是医用口罩,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医患间唾液传染,对防治雾霾效果不大;另一种是工业生产防护用品,能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拦截作用。
  辽宁社会科学院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毕德利说,我国2006年发布的《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国家标准,基本是为劳动保护用品制定的,不完全适用于大众防霾。
  “例如,这一标准把产品器件检测的温度设定为25℃(±5),与雾霾天气多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差距较大。”毕德利说,这个标准在检测、应用等方面与防霾要求并不切合。制定防霾口罩制作的材质标准,可驱逐市场上的伪劣产品,防止不法之徒钻政策空子。同时还要制定生产防霾口罩、面罩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规范企业生产优质产品。
  记者咨询了辽宁省质监部门,对方表示目前确实没有对防霾口罩的国家标准。对此,毕德利认为,应从国家层面制定各种体质人群所戴防霾口罩、面罩的安全标准,建议采取生产审批和市场准入制度。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