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儿童座椅质量事故频发 生产企业须强化安全意识
2015-08-18

儿童座椅质量事故频发 生产企业须强化安全意识   近日,宁波鄞州一家出口儿童安全座椅企业生产的安全座椅因其安全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碰撞后卡扣弹开,伤及消费者的事故,被国外通报。这是近三个月来连续第二起由于安全带卡扣的问题遭遇国外通报的案例。可见儿童座椅安全性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各出口企业需引起高度关注。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很多有小孩家庭的重视。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发生车祸时,汽车内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3倍。今年2月1日进出口儿童座椅正式列入法检目录,通过比对测试,国外通报反馈等渠道,发现出口儿童安全座椅在动态试验,卡扣开启力,安全标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对国外标准不熟悉,导致检测项目出现偏差。目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已颁布相应的儿童座椅相关标准及法规。部分出口企业对进口国标准不熟,没有按照进口国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导致出现安全隐患。二是进料检验把关不严,关键零部件存在缺陷。由于大部分企业均为组装生产,零部件均通过采购,因此进料检验环节尤为重要。部分企业不重视进料检验,对卡扣,安全带等关键元器件忽略检验,同时未向原材料供应商索要相关检测报告,盲目相信进口原材料的质量等会导致整体产品缺陷,需引起关注。三是产品追溯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日常检验监管过程中,检验检疫部门发现生产企业的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不重视追溯体系的建立,从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到成品发货管理较为混乱,出现问题后无法追查问题产品的来源,导致在问题产品的责任认定中极为被动。  鉴于以上问题,检验检疫部门建议相关企业:一是要严格按照进口标准组织生产。特别是要搜集和掌握美国49 CFR571.213-2012标准,欧盟ECE R44号法规,澳大利亚AS/NZS 1754:2013等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全面提高自检自控及抵抗出口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进料检验,涉及安全的项目均应送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不仅要对腐蚀性能、翻转性能、增高垫约束性能等总性能进行测试,更要加强对部件性能的测试,包括带扣试验、强度试验、微滑移试验、卷收器试验、织带的静态测试等。同时强化贸易沟通技巧,加强产品设计的安全项目审查,在签订合同时注意规避非自身责任导致的贸易风险。三是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自控机制。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产品风险评估自控机制和产品追溯机制,对高风险原材料和成品进行风险评估和前置检测,避免损失。同时规范产品的追溯标识,确保能够准确追溯。对中小型企业,在建立风险评估自控机制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运行“两张皮”现象,将风险评估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