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一举成名 查出国企40亿资金黑洞 阿列克谢·纳瓦尔尼身材魁梧,眼珠深蓝,有一头金色短发。他是俄罗斯最热的网络红人,许多网友在其博客上留言,建议他进入演艺圈。不过,纳瓦尔尼早就有了自己的“网络事业”,那就是反腐。 纳瓦尔尼于2003年从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一名房地产律师。在这一过程中,他掌握了第一手的有关权钱交易的腐败内幕,其中的情节令他触目惊心。从此,纳瓦尔尼就发誓致力于“清洁社会”的工作。2007年,他开始写博客,并为多家媒体撰稿。 纳瓦尔尼最有轰动效应的一篇博文,针对的是石油国企。他在博文中爆料称,俄国家石油管道公司的官员从一条俄罗斯通向亚洲国家的石油管道工程中捞取高达40亿美元的好处。一些腐败分子设立了很多空壳公司,专门为国家石油管道公司的这个3000多英里长的输油管项目承揽工程。其中一家公司甚至以塞尔维亚人的名字注册,从而掩人耳目。 纳瓦尔尼从国家审计局和俄国家石油管道公司那里拿到了相关审计报告。而这两个部门在出具了审计报告之后,根本没有对外公布。国家审计局当时曾对外声称,俄国家石油管道公司有“违规之处”,但“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况”。而事实上,纳瓦尔尼使尽浑身解数拿到的这份报告显示,该公司的40亿美元“不翼而飞”。 这家公司的总裁,是俄总理普京的好友、克格勃前官员尼克拉伊·托卡莱夫。纳瓦尔尼的博文爆料后,普京要求严查此事,决不姑息涉腐人员。纳瓦尔尼也一夜红透互联网。 “多样”反腐 开网站搞比赛广征线索 今年1月,纳瓦尔尼在个人博客的基础上,另外开设了一个专门的反腐网站。在这个反腐网站上,有一个类似双头鹰的俄罗斯国徽图案,只不过它被纳瓦尔尼简单修改了,即双头鹰的脚上抓着一把木锯。纳瓦尔尼解释说,因为在俄罗斯的俚语中,拿回扣就涉及“锯”这个词。他用这把国徽上的锯暗示腐败的严重程度。 在这个反腐网站上,纳瓦尔尼邀请网友们将其掌握的有关政府部门、银行、国有企业等腐败问题的证据张贴在网上,以此作为反腐的一个警示。俄媒体称,自该网站成立后,约有700万美元的合同因涉嫌违法被曝光而只能中止。 纳瓦尔尼曾抨击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简称“统俄”)内部全是“骗子和盗窃犯”。他还举办了一届海报设计大赛,尽情奚落即将参选2012年大选的统一俄罗斯党。吸引人眼球的是,此项赛事对参赛者的关键要求,是海报里一定要用到“骗子和盗窃犯”这个称谓。 精彩“对决” 对着高官质疑“官二代” 俄媒体经常与纳瓦尔尼等“草根反腐英雄”合作,向民众传达有关反腐的信息。例如,电台通常会邀请纳瓦尔尼与其他不同政治立场的人,一同录制节目,就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 日前,纳瓦尔尼与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高级官员耶夫根尼·费德罗夫共同参加了一个电台节目。两人谈的主要问题是纳瓦尔尼提起的有关腐败的指控,特别是他对“统俄”的批评。在录制节目时,当着费德罗夫的面,纳瓦尔尼对所有听众读起了一连串该党涉腐官员的名字,例如盛产石油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前州长以权谋私,将自己的儿子塞到该州石油部门当一把手;索契所在的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官员22岁的侄女,拥有当地一家工厂数百万美元的股份……纳瓦尔尼质问费德罗夫:“为什么这些‘天才的企业家少年’,都是统一俄罗斯党党员的孩子?”费德罗夫几乎无言以对,只能结结巴巴地否认所有指控。 义无反顾 随时做好“被失踪”准备 纳瓦尔尼将矛头对准“统俄”,也引起了一些“统俄”议员的仇视。今年5月,俄罗斯法院受理了针对纳瓦尔尼的多起诉讼,其中的一起诉讼里,就是由“统俄”议员提起的。由于实在找不到纳瓦尔尼的错处,“统俄”议员在这个案子里干脆指责纳瓦尔尼“侮辱国徽”。曾与纳瓦尼就反腐问题当面对质的费德罗夫,也在多个场合指责纳瓦尔尼是“被美国中情局收买的恐怖分子”。 由于意识到自己因反腐而树敌过多,纳瓦尔尼也做好了突然丧命的准备。他在一篇博文里说:“我把我的通讯录给了妻子,一旦我哪一天突然消失了,就让她打电话通知我的朋友,或者报案。” 实际意义 网络反腐效果更精准? 纳瓦尔尼借网络之力推动反腐,已成为俄罗斯人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社会问题专家从“纳瓦尔尼现象”背后探究社会进步的途径。有关专家们指出,俄中产阶级最痛恨腐败,纳瓦尔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举例说:“你要是和一个农村的老妇说,某家公司贪污了10亿美元,她可能无动于衷,但对拥有这家公司股票的中产阶级而言,这个信息就如同一起大爆炸。” 随着网络、博客等社交工具的蓬勃发展,俄国内反腐势力也出现新变化。俄媒体称,人们一度最关注的是电视上的此类调查性报道,但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空间寻找反腐线索。一些社会学家指出,俄罗斯的社会出现了“电视机一代”和“互联网一代”的分界。设在莫斯科的卡内基中心的社会学专家佩德罗夫表示,年轻人通常喜欢接触网络,能够发现整个系统的脆弱性,同时还会实施更精准地“打击”。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