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锻造工业“新骨架” 新材料科技城创新发展调查 新一代大功率石墨烯超级电容成功研制,中国版“材料基因组计划”横空出世,为国际一线品牌配套的光学膜、高稳定性锂电池加速产业化……成立短短两年,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创新体制、机制,迅速集聚了一批精尖项目、高新人才、高端平台,打响了“新材料产业看宁波,搞新材料来宁波”的品牌,成为宁波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材料基因工程:启动材料研发“极速引擎” “宁波是国内唯一一个在打造新材料科技城的城市,这是我们落户宁波的一个重要原因。”宁波英飞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勇博士说。 英飞迈的创始人项晓东博士是国际高通量组合材料芯片技术的发明人,以该技术为“新材料搜索引擎”,一周之内可以表征超万种成分、结构、物相,颠覆以往“试错法”需要10年至20年时间研究材料的方法,成为国际新材料产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以技术带动设备研制。英飞迈自主研发了23台(套)高通量制备表征仪器设备,进入了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新材料实验室,这些覆盖了主流新材料领域的设备,可为客户提供类型多样的“找材料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今年8月份,由项晓东担任院长、向勇担任执行院长的宁波国际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在新材料科技城揭牌成立。 “我们以材料基因实验装备为终端,与全国多地研究院联合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共创共享,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材料数据库的建立。”向勇介绍,元素周期表中常用的60多种元素,每三种组合在一起就约有36000种可能。目前世界上已经完成的相图只有3%,剩下的97%运用英飞迈的技术和研究院的平台,用3年至5年的时间就能够穷尽。 新材料技术被视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美国为了满足新兴制造业对高性能新材料的需求,在2011年底启动了“材料基因组计划”,而我国关键新材料的自给率尚不到20%。突破新材料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上材料数据库助力———搭建国际领先的材料基因工程大平台,宁波已先行一步。 “一城多园”战略:孵化百个创新创业项目 短短两年间,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清华大学水处理产业化在内的65个重大项目已经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落地生根,实际引资260多亿元。 “大批研发团队随着这些项目进驻科技城,宁波新材料众创空间、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产业园等,也将于下月底开园。”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杨正平博士说。 新材料科技城实施“一城多园”发展战略,以专业园模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市范围已有7家专业园挂牌成立,高新区“一区多园”与新材料科技城“一城多园”融合发展,已孵化转移到分园和周边地区的创新创业企业超过100家,成功转移日地太阳能、长阳科技、激智科技等优质产业项目10多个。去年分园新引进项目70个,总投资超百亿元。 随着溢出效应的持续释放,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如全球首条年产300吨石墨烯规模化生产线、国内首条百吨级T800碳纤维规模化生产线、中国南车超级电容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博威集团环保高性能变形锌合金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等,涌现了一批在行业内处于优势地位的龙头企业。 碳纤维制备技术、汽车轻量化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专业化的研发平台也应运而生,不少技术型企业和研究平台的成果已经惠及整个行业。 全产业化链条:带动千亿级战略性产业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中国航天新材料产业化论坛、黑马大赛全球新材料大赛……近年来,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合作与招才引智活动,吸引了全球新材料行业的高度关注。 截至目前,新材料科技城已集聚各类人才近6万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0名、省“千人计划”人才46名,市“3315计划”个人66名、团队26个。 两年来,还有50多位院士来到新材料科技城,为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