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林琳介绍说,德国在医药购销领域阻击贿赂行为的首要利器是严格的立法和行规。德国是一个法律完备且执法力度强的国家。目前,德国涉及商业贿赂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典》和《反腐败法》。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作了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惩处措施。 德国医学科学专业协会、联邦药物生产商协会和联邦医院药房联合会等12个相关组织还制定了《企业同医疗机构及其员工间合作的刑事评估要点》(简称《评估要点》)。这实际上是医药行业为杜绝贿赂而制定的行规,以保证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间的健康合作关系。 《评估要点》不仅介绍了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形式、合作原则和注意事项,还对宴请和送礼作了详细规定。例如,医药企业员工不得以私人名义宴请医生,但可以邀请医生出席某些活动或工作餐,前提是每次都应记录备案。另外,医生可以收受小礼品,但超过一定价值会被视作受贿。一旦被发现,医生将受到医院重罚。 实际上,德国并没有一概禁止医药公司“游说”医生,而是通过完善的制度予以引导。林琳介绍说,德国医院药房的进药单由医生开具,医药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向医生作合法宣传。这种宣传的典型方式是与医生进修结合在一起。 按照德国州一级的医生联合会“医师公会”要求,医生有义务了解医药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每年至少需完成50个学分的进修。制药企业常常举办研讨会,请专家学者介绍医药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制药企业将研讨会的内容及所需时间提前通知医师公会,由医师公会确定研讨会“值几个学分”。医生参加研讨会就能得到相应学分。 林琳说,制药企业通过举办研讨会,既提高了自己的形象,又因为给医生提供进修机会而对他们产生了潜在影响,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她所在的柏林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几乎每周都要召开一次研讨会。 此外,由于德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病人的医药费最终由保险公司支付,因此保险公司对医生和药房具有强大的监督作用。 尽管如此,德国医药购销领域并非一尘不染。林琳认为,治理和预防医药购销领域的贿赂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国家有严格的审计制度,能对制药公司、医院以及私人诊所的财务状况详细审查,先从公司和医院层面上杜绝贿赂动机,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和医院的员工不参与贿赂。另外,强大的舆论监督机制和透明的执法体系也是落实反贿赂立法的可靠保证。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