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法国时尚协会在其近期组织的全球纺织展望研讨会上说,中国服装对欧盟出口猛增给其他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据IFM 估计,欧盟2005年服装进口总额将达到大约51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 中国增长10个百分点。配额结束之后第一年来自中国的进口明显大幅增长,接近17%。来自中国的梭织服装将跳增44%,占到同类产品总进口的36%,相比之下,2003年仅有25%。 针织服装进口大幅增长64%,最终占欧盟总进口的30%,相比之下2003年为18%。 从欧盟进口市场份额看,2005年1月-8月,中国增长10.3%,其市场份额从23%增至33%。相比之下,印度仅增长1%。 除中国和印度之外的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市场份额减少,尤其是亚洲国家合计损失7.7%。 亚洲市场份额略有增长。亚洲所占欧盟服装进口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53%小幅增至2005年的58%。 欧盟之外的东欧国家和北非供货国也受到负面影响,尤其是罗马尼亚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减少2%。 摩洛哥的欧盟服装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5.3%降至2004年的4.9%,接着降至2005年的4.3%。 突尼斯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5.9%降至2004年的5.3%,接着降至2005年的4.8%。 土耳其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15.6%略降至2005年的15.5%。 特保限制冲突。直到6月中旬与中国的第一份协议签署之前,配额种类的进口超过10亿欧元。从6月中旬到年底,受到配额限制的中国出口将降至5.48亿欧元。 由于双边协议的作用,2006年受配额限制的中国产品对欧盟出口将减少。2005年为15.8亿欧元,2006年将降至14亿欧元,跌幅11.5%。 2005年配额品种进口仅占全部进口的35%,但非配额限制的中国商品进口接近30亿欧元。 即使2006年配额品种进口减少,双边协议的整体影响也相对有限。欧洲采购商将减少从中国的采购,因为配额限制迫使他们寻找其他产地货源。 印度是中国之外一个非常强大的供货国家。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