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儿童用品的技术法规标准频频升级,对出口玩具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去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欧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实施,倒逼玩具出口企业纷纷谋变。今年以来,欧美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又相继提高了儿童用品的技术法规要求,出台了新的安全管控标准,以保护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欧美技术法规日益趋紧 欧盟方面,今年一季度,欧盟委员会已向WTO提交了两个指令的草案,提议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和可能会放入口中的玩具中的双酚A(BPA)和三种阻燃剂(TCEP,TCPP和TDCP)进行限制,并列在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 的附件II的附录C中。 其中对双酚A(BPA)的限值为0.1mg/kg,三种阻燃剂的限值为5mg/kg。 最近,欧盟委员会又公布了一份“技术资料指导性文件”,以帮助欧盟本地及进口玩具的制造商和进口商提交综合性技术资料来证明其每种玩具都符合玩具安全指令,修订了目前REACH法规EC 1907/2006中的多环芳香烃(PAHs)限制令,规定PAHs在橡胶塑料物品和玩具中的限量分别为1 mg/kg和0.5 mg/kg,将于2015年12月27日生效。 4月2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公布了修订版玩具安全标准EN 71-7:2014(玩具安全第7部分:手指画颜料要求和测试方法),对手指画颜料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对其中的亚硝胺、初级芳香胺(PAAs)、可溶性元素等作了限制,并且规范了产品包装的警示用语,以及要求明确制造商的名称及地址。 美国相关标准不断修订 自今年起,美国各州就儿童用品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活动。例如,扩大儿童产品中双酚A的禁用范围,限制儿童产品中的阻燃剂(TCEP和TDCPP),要求建立儿童产品中物质的高优先级化学品(PCs)或高度关注化学品(CHCs)列表等。 3月12日,美国国会提出一项议案以修订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根据CPSIA,六种形式的邻苯二甲酸酯被限制用于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而该议案拟将针对儿童玩具和护理用品的邻苯二甲酸酯限制范围扩展至所有儿童产品。 3月份,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至少通过了两项新的强制性标准,即婴儿卧式和坐式推车安全标准和婴幼儿软背带的安全标准的最终规则,后者将于今年9月29日生效。 而在2013年底由CPSC发布的手提式婴儿提篮安全标准也将于今年6月6日生效。 新兴市场管控逐渐加强 4月30日起,印度尼西亚儿童玩具国家标准(SNI)已正式实施,凡在印尼市场流通的儿童玩具必须符合印尼国家标准,取得印尼国家认可委员会(KAN)出具的产品质量符合证明书,否则将强制从市场收回或禁止进口。据悉,该标准主要是为了保护分辨能力较弱的儿童,避免化学物超标玩具、尖锐型玩具、附电池玩具以及染色玩具等产生戳伤、电池污染以及化学物中毒等风险。 1月7日,厄瓜多尔发布了G/TBT/N/ECU/141号通报,颁布了玩具安全技术法规,规定了供14岁以下儿童使用玩具的包装材料和标签要求,取样及合格评定程序等,明确了相关机构的责任以及处罚制度。 2月14日,以色列发布了G/TBT/N/ISR/737号通报,修订了玩具安全强制标准中的有关机械和物理性质的规定,覆盖了轮式玩具、模型玩具及各种智力玩具等。 3月12日,马来西亚发布了G/TBT/N/MYS/15/Rev.2号通报,修订了消费者保护(玩具安全标准)法规,产品涉及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 3月14日,土耳其发布了G/TBT/N/TUR/50号及51号通报,颁布了婴儿配方奶粉及较大婴儿牛奶的基本成分和标签规则。 3月24日,俄罗斯发布了G/TBT/N/RUS/34号通报,颁布了关于儿童游乐场设备安全的技术法规草案,草案涉及游乐场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运输等方面,以及合格评定程序。 鉴于各国不断加严儿童用品法规及标准,以及我国出口儿童用品屡被通报,提醒儿童用品出口企业:一是密切关注国际上技术法规动态,明确法规适用的地区和产品范围,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二是加强合同评审,明确产品各项品质指标要求,对自身生产能力和物料进行确认,保质保量的完成客户订单。三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从另一个角度看,新法规的执行也会对该行业带来利好,出口玩具的品质将会得到提升。技术法规加严是大势所趋,企业应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地构建和完善质量管控体系,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