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姜哲副会长前不久在上海会见了Liz Claiborne International ltd.公司、Sea rs百货公司、WilliamE. Connor、3 Suisses国际贸易公司和利丰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五家外国知名纺织品服装公司驻上海代表处代表。就大家关心的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走向、出口退税率降低、原料价格上涨、特保条款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互相交流了意见。 五家代表处代表也各自介绍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和公司在中国的采购规模。针对目前纺织品生产和出口情况,代表们普遍认为,纺织产品成本的全面上涨可能导致纺织品出口订单转移他国。 WilliamE.Connor公司代表认为目前面临的生产成本上涨不仅来自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四个百分点,此外原料价格,尤其是棉价大幅上扬,近期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综合费用上涨幅度十分可观,综合估算,中国纺织品出口报价涨幅在10%左右。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公司的采购订单(尤其是中低档次商品)将大量转移到越南、印尼或泰国等国家。 这几家国外纺织品采购商还认为,越南已经成为纺织品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Liz Claiborne代表介绍,越南已经成为该公司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而在2年前与越南还没有任何订单。Sears和利丰公司代表也介绍他们公司于半年前在越南设立办事处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与越南签的订单并不是从其他国家转过去的,而是由于价格原因从中国转移过去的订单。对此利丰公司代表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政府为优化中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以及提高技术水平所采取的降低退税率和调整汇率等政策时,要尽量做到整体的平稳过渡,因为纺织品出口订单不会空等中国企业的转变,是会转向他国,如果要保证中国纺织业的良性发展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他们还谈到,山东逐渐成为外国代表处看好的新的生产基地。由于价格上涨因素,江浙一带的生产成本已逐渐与广东持平,甚至超出。几位代表认为山东是产棉大省,劳动力价格也相对较低,亚洲金融危机后部分韩国、日本公司也退出,留下的机器设备十分先进,文登和潍坊等地工人纪律性强,生产经验相对较为丰富,可能成为其新的生产基地。 国外采购商希望将代表处转变为中国采购中心。代表们期盼经中国政府批准,他们将率先设立采购中心,逐渐将外贸公司换成自己的中间渠道。 此外,大家还就纺织品进口关税调整、丝价上涨和国内极少数厂商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水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链接 五家公司在中国采购纺织品服装金额 1.Liz Claiborne International ltd.公司以服装为主,50%的经营产品为中国生产。 2.Sears百货公司在中国的直接采购金额为1.5亿美元,采购产品包括纺织品、自行车和家具等,间接采购金额估计在10亿美元左右。 3.Willian E.Connor公司在中国采购额为7.5亿美元,其中50%是服装,50%是家用纺织品。 4.3 Su isse s国际贸易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额为35亿美元。 5.利丰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国设有18个办事处,2001年在中国采购金额为12亿美元,2002年为18亿美元,2003年达到25亿美元,其中50%是纺织服装,50%为杂货。在中国的采购量占该公司采购总量的40%。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