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国内聚酯及涤纶市场亟待转型升级
2015-03-26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国内聚酯及涤纶市场亟待转型升级对于聚酯企业而言,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漫长。由于需求不足、出口不畅、利润下滑,2月以来,国内聚酯及涤纶市场持续低迷,行业投资增速不断放缓,一些企业甚至采取停工或检修等手段,以应对市场的寒冬。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聚酯企业应抓紧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熬过寒冬就会迎来春天。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2015年以来,尽管聚酯行业增长放缓,但依然无助于扭转聚酯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据安迅思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聚酯行业还将有超过400万吨的新建产能,市场供求矛盾将加剧。         国内方面,由于GDP增速放缓,国内消费水平降低,纺织终端市场库存加大,化纤类面料产量和需求明显下滑。在终端需求难见起色的情况下,亏损扩大、库存难消成为困扰聚酯行业的难题。另一方面,成本压力也是聚酯行业亏损放大的主要原因。产能过剩、品种结构低端,使聚酯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工厂为了回收资金长期打价格战。随着聚酯价格逐步走低,市场信心匮乏,终端采购越发谨慎。自去年以来,长丝、涤纶短纤、聚酯等产品需求增速明显下滑,2014年全年,各聚酯产品年均负荷同比明显下滑,其中长丝下降2%,涤纶短纤下降4%,聚酯下降5%。         同时,政府对于印染等下游企业在环保排污等方面的监控日益严格,下游需求进一步降低。2015年伊始,印染企业就面对来自上游染料巨头的多次提价,以及《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印染企业成本压力。业内人士透露,一套排污设备要花费2000万~3000万元,对中小型印染企业压力很大。随着下游小企业的关停,聚酯需求进一步降低。         春节前后,由于下游采购谨慎,需求持续低迷。为了消化库存,聚酯企业进行了新一轮的降价促销。从2014年11月底开始,终端织造的开工率以每天2%的速度下降,一直到春节前半个月,开工率降至五成以下。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聚酯行业整体开工率在2011年至2013年长期保持在80%以上;2014年全年平均开工率在80%以下;预计2015年平均开工率也低于80%。         由于需求低迷,看不到盈利希望,一些企业尽管计划上马新项目,但却迟迟未有动作。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国内聚酯行业基本没有新装置投产。2015年上半年,由于多家聚酯工厂不看好后期市场,聚酯新增产能也将远低于PTA新增产能。         产品低端出口不畅         在全球经济欠佳的情况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减弱,这对于高度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纺织业来说,无疑是打击,纺织工业出口呈现负增长。而在国内方面,明显放缓的经济增速使得内需增长乏力。此外,同质化发展过快、产能结构性过剩也是现阶段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0年至今,尽管我国聚酯企业数量激增,聚酯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这主要表现在:装置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尤其是聚酯产品结构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常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生产品种范围窄。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常规普通产品,许多高科技、多功能和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以涤纶纤维为例,发达国家纤维差别化率是我国的两倍。在新产品开发能力方面,我国的化纤差别化率仅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国内聚酯产品竞争力较弱,赢利性不强。         在世界经济低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连续多个国家对中国的聚酯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使得国内聚酯产品的出口情况雪上加霜。1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中国对美国的聚酯短纤出口更加困难。         随着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崛起,中国纺织品出口依靠价格战的时代宣告结束。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纺织品要想扩大出口,必须顺应市场发展方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         停工检修应对寒冬         1月以来,国内聚酯市场在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打压之下,市场价格一路走跌。下游用户的看空心态加重,市场以刚需为主,聚酯工厂库存上升。加之2月临近春节,市场采购更加谨慎。为了应对市场寒冬,部分聚酯企业制定了春节前后的检修计划,或者降低开工率。         在外部环境上,国际原油大幅下跌的步伐仍在继续,聚酯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价格下跌也在劫难逃。1月以来,由于上游原油利好消息难觅,下游用户进货谨慎。聚酯工厂为了回笼资金,采取“降价促销”等措施,导致市场价格跌跌不休。1月,聚酯产业链跌幅多在200~400元/吨,聚酯产品价格跌幅明显大于原料跌幅,盈利空间缩窄,像聚酯瓶片和聚酯切片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2月,下游用户多持观望态度,市场成交气氛偏淡;临近春节,下游织造用户也陆续开始放假,后期需求转淡,库存增加。         面对库存升高所带来的压力,聚酯企业纷纷做出应对措施,制定春节前后的检修计划。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前后聚酯工厂检修产能预计在310万吨左右,主要以涤纶长丝工厂为主,约占检修产能的84.8%;而部分工厂以减产降负为主,比如华星轮胎计划减产250吨/天,华欣减产100吨/天。据估计,中国聚酯开工率已降至70%附近。         熬过冬天便是春。专家指出,尽管目前聚酯行业正处于寒冬时节,但是每一个行业,在产能扩增的同时,必然会经历产业的调整,聚酯行业在经历了近三年的低迷期,一定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效益终将好转,曙光定会出现,除了季节性因素,上游成本的降低还将会刺激下游的需求释放。预计需求会逐渐回暖,江浙一带的许多聚酯工厂已经开始谋划,在转型中寻求发展,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努力找到出路。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