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变革中的印度纺织业
2005-10-11

变革中的印度纺织业
贸易潜力被看好
  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从中国进口纺织品过热的情况,对中国设限,为印度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印度纺织业的发展目标是要全球市场份额的8%?10%,比原来翻一番,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
  2004年,印度纺织工业产值360亿美元。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后,世贸组织估计中国纺织品会占据美国市场半壁江山;而印度占美纺织品市场的比例也将从2002年的4%激增至15%。但印度纺织生产商可不满足这些,他们想要的更多,政府计划截至2010年,纺织品出口总额增长逾三倍,至500亿美元。印度纺织业在增长的过程中,将创造500万个工作岗位。届时纺织人业人数将达4000万。
  印度棉纺企业协会总干事DK Nair说,未来数年内,纺织产业将经历一场类似信息产业的革命,周边有利的环境将使纺织产业有可能赶超印度IT产业。
纺织业掀起现代化高潮
  印度孟买的一位出口商Premal Udani说,现在印度每一家公司,不论是生产面料的还是做服装的,都在扩大出口能力,国内大小公司都源源不断地接到大量订单。在印度,纺织产业将重复IT产业的成功。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位棉花生产国,印度的纺织业以棉花为主,棉花加工占印度纺织业原材料消耗的70%,目前这一行业生产规模共有近5000万锭,转杯纺纱约80万锭。棉花种植是印度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达900万公顷,年产量达400多万吨。印度的服装工业和地毯工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印度的Reliance公司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涤纶生产者。 
  印度的纺织业十分复杂,目前,印度有93%的纺织生产处于分散状态,且机械设备陈旧。另外,印度的原棉和人造纤维主要依靠进口,都面临高额关税,因此成本较高。但伴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印度纺织业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一方面是装备过时的纺织企业正迅速现代化,一方面是先进的、资本密集型的新型纺织产业正迅速扩张。 
  在过去的十年里,经济自由化使得印度的纺织业在价格、质量以及ISO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已经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许多生产商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建造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世界级水平的生产工厂,印度在聚酯、人造纤维和原材料生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此外,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劳工法改革等因素都将推动印度纺织业的发展,可以说印度纺织业已经做好了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准备。
未来5年纺织投资将大幅增加
  印度的纺织工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其重点是加强技术升级。核心部门的大量投资和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帮助印度纺织业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丰富的原料资源、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有竞争力的熟练工人和营销专业队伍将印度纺织业推上了新的发展方向。
  印度财政部长帕拉尼亚潘·奇丹巴拉姆说,由于印度纺织工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和出口潜力,政府将继续鼓励该行业的发展。他指出,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印度纺织业已经从中获益。该国的纺织业投资有望从2004-2005年度的2000亿卢比增加到3000亿卢比。
  为了发展纺织产业,印度政府计划未来的两年中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5个纺织园,大约需要750亿卢比的投资(1美元约合43.6卢比)。 据称,印度政府将为发展这些纺织园的基础设施所需的4亿卢比的资金提供40%的补贴。每个纺织园能够吸引大约30亿卢比的投资。建立这样的纺织园的成本估计在8-10亿卢比。
  为完成2010年的出口目标,印度纺织部快速行动,推动纺织部门的发展。印度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其中一项包括10%的资金补贴项目和棉纱与纺织机器的低关税政策。印度政府还在纺织业提升基金计划(TUFS)框架下开设一个计划,想要增加投资的纺织企业可以获得高达8%的优惠补助。预计从2005年开始的5年内,印度纺织机械的投资将达25亿美元。
  印度纺织业已开始从德国、法国、瑞士进口纺织机械,以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进口的纺织机械中主要是织布机和制衣机,主要用于印度大纺织厂设备更新。
 
对中国纺织机械需求增加 
  印度纺织业快速发展为纺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印度纺织业从欧美地区接获的订单增多,因而对纺织机械需求增加,不少印度纺织厂选择从中国进口大量纺织机械。 
  据分析,印度纺织厂选择进口中国纺织机械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国纺织机械质优价廉。印度纺织业界认为,与印度本国相比,中国纺织机械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规模方面都领先一筹。与欧洲相比,中国纺织机械质量相当,但价格仅为欧洲纺织机械的三分之一,对于印度纺织企业非常有吸引力。二是中国纺织机械的交货时间相对较短。印度国内纺织机械制造商的交货时间大约在12个月到24个月之间,而中国制造商只需要2个月到4个月。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