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包装技术滞后制约了我国肉制品工业发展
2009-11-24

包装技术滞后制约了我国肉制品工业发展
“我国肉类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多年来我国肉类深加工制品的比例仅占肉类总产量的10%,距世界上发达国家50%~70%左右的比例差距较大。我国肉制品的品种和质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一个原因是肉类食品包装技术,特别是软包装技术的滞后制约了发展。可以说,没有包装的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肉制品工业的现代化。”不久前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国际肉类工业展会的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食品包装安全最重要
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食品行业的平台已经把安全放心定为基点,也就对肉类企业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包装的合理应用对肉类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更加凸显。
目前,复合类的包装在食品包装中占据相当市场,对此,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文秀松表示,由于复合材料必须用胶水黏合,其中芳香族和脂肪族胶水中包含的有害物质,容易游离渗入到肉制品中,污染食品。
河北雄县旭日纸塑包装有限公司工程师郭海军认为,包装的不安全会直接导致肉制品的不安全,食品包装材料不能成为“隐形添加剂”。具体到肉制品的实际包装,郭海军认为必须满足不同肉制品的质量要求。第一是阻氧性。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氧的作用,把血色素变成了高铁血红素,引起产品褪色、促进了脂肪氧化和好氧性微生物的增殖,所以阻止产品与氧的接触,对于保持产品质量、提高保存性都是极为重要的。第二是防湿性。若产品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包装薄膜内侧渗透过来,则产品的风味、内在质量也会发生变化。第三是耐冲击性(抗穿刺能力)。由于肉制品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碰撞挤压及其本身有一定的硬度,要求包装材料要具有耐冲击性。第四是耐寒性。尤其是对冷冻类肉制品,要求包装材料即使在-45℃低温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强度和耐冲击性质。第五是耐热性,即软化点高。一些肉制品需要高温蒸煮及多次灭菌,要求包装材料加热后不变形、不膨胀。第六是耐油性。既要防止从制品中析出的游离脂肪向薄膜外侧渗透,又要避免在密封口处薄膜溶解渗透,以保证产品质量。
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在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同时,国内开始研制新型多层共挤高阻隔包装,其由国际公认的环保型材料(PA,PE,PP,PET,EVOH等材料)采用物理方法一次共挤而成,适用于包括冷冻、巴氏灭菌、高温蒸煮、拉伸膜等肉制品包装。与传统的干式复合包装材料相比,7层共挤高阻隔包装材料不使用胶粘剂,因而杜绝了酯、苯等类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保证了食品安全。7层共挤由两层以上尼龙组成,因而使包装拉伸和撕裂强度大大提高,不易破损,耐储运、易保管。
美国希悦尔公司亚洲区业务负责人李昕表示,经过收缩的真空包装减少了冷鲜肉原汁的流失,口感更好。而且,真空收缩保鲜包装能阻隔氧气,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从而使得饮食行业有了冷鲜肉的稳定储藏,而不必担忧裸肉断货,或存货在几小时内就变色、变干。
好包装能减少浪费
先进的包装不仅能给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的肉制品,还有助于减少肉食品的损耗和浪费,节省社会和自然资源。来自中国肉类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生产的食品中有40%因为腐坏或剩余浪费而未被食用,危害个人、经济和环境。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