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TD破局是机遇 国产手机超洋巨头需下苦功
2008-03-31

TD破局是机遇 国产手机超洋巨头需下苦功
近日,TD—SCDMA(以下简称TD)产业联盟证实,第二批TD终端入网许可证日前正式发放,11家厂商生产的TD手机获得了入网许可,这被视为是第二批TD终端招标的一个先期行动。TD招标结果的出炉意味着中国TD大规模商用的号角吹响,而国产手机能否乘机超越洋巨头值得期待。
TD破局为国产手机超越洋巨头提供绝佳机遇
从去年12月中旬中国移动集团网站发出正式启动TD终端采购招标的消息,到今年1月信息产业部正式颁发首批TD终端入网许可证,再到前不久中国移动首批7.5万部TD终端招标结果出炉,一连串的举措体现了中国移动对TD的热情和决心。作为中国实力最为强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对TD的全力投入,无疑将大大加速TD产业的发展,TD的市场前景不言自明,特别是TD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将从中受益良多。
从第一批招标的结果来看,中国移动将近90%的单子留给了国内企业,其中中兴、联想、海信、新邮通共获5.1万部,1.5万部上网卡则全部被中兴和大唐移动拿走。针对这一消息,终端企业和专家纷纷表示,从首批招标情况看,中国的手机企业将在中国移动的TD项目中受惠最多,尤其是那些具有TD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
此次中国移动将大量单子留给国内企业,无异于给长期被洋巨头“欺压”的国产手机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这意味着,在未来的3G终端的竞争中,国产手机提前站到了起跑线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手机完全可以借此“东风”超越洋巨头,扭转往日在竞争中“被动挨打”的局面。
国产手机要想超越洋巨头还要再下一番“苦功”
不可否认,在中国,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洋巨头始终把持着手机市场的第一把交椅。无论是从技术、市场还是外观设计,国产手机都远远不是洋巨头的对手。自2005年以来,国产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挫,至今依然没有止住。在2007年12月4日召开的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会上,有媒体了解到,从2007年前3季度看,国产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仅为33.8%,加起来还不及诺基亚一家,较2006年底再跌2个百分点。
国产手机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国产厂商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和解决方案,甚至停止研发。而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跨国品牌,它们的研发投入比国内很多手机厂家全年的销售额还要高。
过去,国产手机企业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在与洋巨头的竞争中“被动挨打”。而在此次招标中,国产手机之所以有11家企业能够入围,关键就在于国产手机在TD上投入了“重兵”,这是关键因素。新兴电信研究机构三电咨询分析师认为:“准备充分、技术研发实力突出的企业在首批TD终端采购中体现出优势。”
决定市场竞争结果的,不仅有技术因素,而且还有品牌、管理、创新等诸多因素。品牌形象弱、质量不高、售后服务不完善,这就是国内很多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印象。我国最大的手机家族企业侨兴集团执行总裁吴志忠认为,没有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实力不强,新产品开发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国产手机的痼疾,并由此导致自身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外品牌的竞争中,丧失了话语权。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