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简讯
早前,高盛、大摩等机构纷纷调高原油的目标价位,点燃了市场看多原油的热情。进入5月以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油上涨的主因不但是基于地缘政治的“炒作”,而且已上升至供需紧张的层面。 投行争相唱多 长久以来,OPEC 国家的原油生产能力一直被视为行业最高机密。拥有充足的剩余产能意味着可以有效平衡原油市场供需。然而,6月1日,中金公司发布一篇报告认为近期OPEC 的剩余产能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多,2011/2012 年OPEC 的实际有效剩余产能偏紧。中金预期,OPEC 有效剩余产能约为2.67 百万桶/天,低于市场预期的4.5至5.5 百万桶/天。 “这可以理解为,中金继高盛、大摩之后也唱多原油了。”时富金融商品经理邵涛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顺应高盛的预期,胜算概率较大。” 更有业内人士笑言,“国内投行似乎都是在高盛唱多原油之后就开始唱多,反正就是找各种理由唱多。” 5月24日,高盛称,因国际部分地区紧张局势的持续影响而上调油价目标。该机构预计,利比亚供应损失和差强人意的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将令原油供需进一步收紧,并于2012 年初达到十分紧张的程度,行业成本日益上升的压力则可能在今年就有所体现。高盛认为,利比亚供应损失将导致欧佩克闲置产能于2012年初被耗尽。 基于以上原因,高盛将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从105 美元/桶上调至120 美元/桶,将12 个月预测从107 美元/桶上调至130 美元/桶,并将2012 年底预测从120 美元/桶上调至140 美元/桶。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