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年报公示将于6月30日截止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未年报企业尽快填报
2019-06-25
2018年度年报公示将于6月30日截止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未年报企业尽快填报
6月21日中午12时30分,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企业服务大厅依然忙碌。为保障年报工作,所有窗口延时为企业服务,办理包括联络员备案等业务。
“2018年度年报工作将于6月30日截止,近期大厅注册窗口办理业务量暴涨,等候区甚至座无虚席。”该局注册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年报公示已接近尾声,思明区大多数企业都完成了年报工作,但仍有一些老板处于“观望状态”。统计数据显示,思明区今年应年报企业共85205户,与去年同比增长31.73%。截至6月24日,还有14127户企业未完成年报公示,综合年报率为83.42%。
全方位服务保障提高年报填报效率
“年报是企业对上一年度的经营情况等信息在网上填报并对社会公示,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抓好企业年报工作,是保障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强化企业信用约束,维护交易安全,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扩大社会监督,加强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正透明、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的关键。”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加明告诉记者,企业年报公示是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当前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
为切实推进商事主体年报公示工作,今年以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快跑”的节奏,践行“在年报中监管,在监管中年报”的理念,一方面通过“全覆盖”宣传,提升经营者对年报公示的知晓度;另一方面,在注册大厅设置年报申报自助服务区,现场指导经营者填报,开设“联络人备案受理台”及“年报咨询专窗”,并主动对接企业登记代理机构和招商引资企业联络员,组织开展年报培训,对分支机构较多的企业,还上门辅导填报工作。通过“全方位”服务保障,提高年报的填报效率。
根据《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相关条款规定,企业未如实年报,相关自然人将面临最高二万元罚款,相关法人或其他组织将面临最高十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自然人将面临最高十万元,法人或其他组织将面临最高三十万元罚款。为提高年报质量,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把工作做在前面,对年报公示操作存疑的经营者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主动帮助其解决年报公示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思明区市场监管局着力开展“非正常经营公司”清查工作,对2017年度未年报企业开展逐户排查突击行动,做到每家企业“走到、看到、问到、查到”。根据排查情况进行归类处理,通过上门走访现场指导补报;现场查无但能发现联系线索的继续追踪挖掘信息;对提供虚假住所、经营场所的立案查处;现场查无且未能发现联系线索的列为“失联企业”,不再作为年报催办对象。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完善企业退出市场机制,将提高企业注销便利化与年报工作相结合,优化窗口设置及办理流程,在全市首创“联络人备案、注销”专门窗口,通过“加分子”提速企业联络人备案业务,推动企业尽快年报,正向提升年报率;通过“减分母”确保办理注销的企业尽快完成注销程序,有效减少应年报企业基数,反向拉高年报率。
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不报送年报后果更严重
职工申请不到房贷、法定代表人任职被限制、政府划拨的补贴资金取不出来……这些都是企业因不按期年报,留下信用污点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正在执行中的联合惩戒措施。”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科长张婷表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对逾期年报企业的查处力度。企业不报送年报的法律后果,只会随着联合惩戒机制逐渐完善而越来越重。
首先,企业因逾期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要想申请移出,程序将更为繁琐。“所有因逾期未年报被列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申请移出时除提交申请材料以外,还要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报专项审计报告。”不仅如此,按照去年7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的《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行政约谈制度》,被列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还必须接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约谈,签订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并进行诚信经营的知识测试,考试合格才能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今年以来,思明区局已约谈633户企业。
“其次,我们接下来会对逾期补报的企业进行100%的核查,核查结果如果是未如实公示的,还要进行立案处罚。”张婷解释说,市场监管部门目前对企业年报的监督检查,采用的是抽查制度。按照规定,按时年报的企业被抽中的概率是3%,但逾期年报的企业被抽中的概率则是100%。
再次,市场监管部门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大对冒用身份证骗取登记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冒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伪造他人尤其是伪造股东签名骗取登记的行为,将从严对委托代理人进行调查。一旦核实提供的为虚假材料,将撤销登记并把委托代理人列入中介人员黑名单,限制其一年内不得办理所有业务,必要时,还将移送公安部门调査处理。
【提醒】
逾期年报的8种后果
一、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的规定,商事主体应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示年度报告。未履行公示义务的,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只要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就要向社会进行公示,即使之后申请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曾经的记录也不会消除。
二、政府部门实施信用联合惩戒。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申请办理各类登记备案事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资质审核、从业任职资格等有关事项时,行政管理部门将予以审慎审查。同时,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三、平时的经营活动会受到限制。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借款、保证、保险等商事活动的参考依据。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金融机构可能因此不受理其银行开设账户、借款等业务。
四、信用有疑虑可能会致交易相对方拒绝合作。市场交易相对方在选择交易对象时,也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商事主体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甚至取消与其进行的合作。
五、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三年的,将被剔除名称,且不得恢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事主体名称被剔除的,其名称使用不受保护,经营异常名录中以商事主体注册号替代其名称。名称被剔除的,经营者只能办理注销登记,同时,其他任何经营者都可以使用该名称。
六、企业负责人任职将会受到限制。对企业负有个人责任的负责人相关信息将纳入信用监管体系,任职资格相关事项受到限制,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商事主体的高级管理人员。
七、银行账户被冻结。
八、申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字号受阻。
【小贴士】
年报公示填写避免6种易出的差错
从2018年度年报公示情况看,企业容易填错的主要有6种情况:
1.公示股东出资信息未按照章程填写,出现股东遗漏或者股东之间股权比例错误。
2.对认缴制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区分认缴金额与实缴金额,认缴企业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错将认缴金额填写为实缴金额。
3.企业对外投资,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未查询企业长期投资明细或者公司决议,随意填写,导致对外投资未公示或公示错误。
4.填写人员误将12月当月数据公示为全年数据。
5.填写人员没看清楚金额单位,误将“万元”当成“元”填写。
6.填写人员填写多户企业时,将企业报表搞混,导致填写财务数据错误。
信息填错怎么办?
年报公示信息填错了怎么办?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科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有关规定,商事主体不得擅自修改已公示的年度报告。因公示的年度报告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确实需要修改的,商事主体已备案联络人(个体工商户的主要经营者)可通过“年度报告公示系统”的“年报修改”端口修改已公示年度报告;未备案联络人的商事主体,应在完成联络人备案后,由联络人注册年报系统用户,并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采取电子营业执照认证进行年报的用户,可继续使用该方式登录修改年报。
年度报告修改前后的内容、时间和理由将采取对照的方式向社会公示。
工作人员提醒,因为年报内容增多,申报数据量明显增大,建议未报企业尽快申报,有问题可以及时修改,以免最后因扎堆年报导致网络拥堵无法登录或仓促年报,出现数据差错等问题。
【链接】
就算有“奇葩原因”一样要年报
2018年度年报公示进入最后倒计时,但仍有一些经营者因为各种“奇葩原因”,以为就可以不用年报公示了。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些逾期年报的“奇葩原因”做了总结,提醒企业引以为戒:
奇葩原因一:我公司是2018年12月才成立的,还不满一年,今年还需要年报吗?
答:需年报。凡是在2018年12月31日及之前注册登记且未注销亦未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都要进行2018年度的年报报送。所以即使公司成立不满1年,仍然需要年报。
奇葩原因二:公司的营业执照丢了,报不成!
答:能报!年报仅是企业自行在网上报送,无需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递交任何资料。因此,只要内容填写无误,营业执照丢失也不影响年报。当然,为了公司的正常运营,营业执照丢失,也得及时挂失并补办。
奇葩原因三:我办了营业执照后并未经营,那还需要年报吗?
答:需要!年报关乎企业信用,无论经营与否、盈亏如何,都有义务年报并公示。逾期报送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甚至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届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信用污点”将跟随终生。
年报填报的重要说明
一、为什么要进行年报公示?
答:简单地说,年报公示制度是“工商年检”制度的改进,把“工商部门强制检查”变为“企业自主申报公示”;从“提交书面材料”变为“全程电子报告”;从“事前依法规范”变为“事后抽查监督”;从“罚款吊照处罚”变为“异常名录公示”。
商事主体通过“厦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年度报告,面向全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情况、资产状况等信息,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安全,规避和减少交易风险。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商事主体年报公示信息,扩大了社会监督,有利于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格局。
二、商事主体如何开展年报公示填报?
答:所有商事主体通过登录“厦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网”,点击“2018年度年报公示”飘窗,进入“商事主体自主公示系统”页面进行申报。
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凭身份证到市场监管所柜台办理,或者手机关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点击“自助服务”的“个体户年报”后,通过个体户经营者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双重验证通过后按提示进行年报。
外资企业年报还可以通过电子营业执照进行身份认证,快速便捷地登录年报系统。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备案的联络人身份进行认证和自主绑定商事主体的方式进行年报。
三、身份认证方式
1.经备案的联络人。要求年报用户注册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与备案信息完全一致。
2.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有关问题可登录“福建省红盾网网上工商应用平台”查询。
3.自主绑定商事主体。未向登记机关备案联络人的,可通过自主绑定的方式临时选派人员填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