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2017年一季度宁波茶叶出口“喜中有忧”
2017-04-18

2017年一季度宁波茶叶出口“喜中有忧”  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1-3月,宁波地区共出口茶叶183批、5870吨、1984.8万美元,同比增长42.5%、26.3%和14.9%,宁波地区茶叶出口呈现良好态势。主要产品为绿茶和花茶,其中绿茶出口170报检批、5744.3吨、1913.2万美元,同比增长42.9%、25.2%、13.1%。喜中有忧的是,2017年一季度宁波茶叶出口重量同比增长近三成,但出口金额同比仅增长约15%,平均价格下降到3381美元/吨,呈下降势头。  茶叶是宁波的传统出口行业。据统计,宁波地区的茶叶主要贸易国别有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荷兰、阿富汗、法国、日本等。近年来,生产成本的持续增长及国内茶叶企业的低价竞争加上非洲、中东等主要消费地区政治、经济形势不稳,直接导致茶叶出口形势不佳。同时,由于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行,使摩洛哥、欧盟等地区茶叶进口成本大幅提高,国外客户要求我国出口茶叶降价的呼声极高,反观其他茶叶生产国家,如越南的茶叶出口价格不断下降,使得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逐步削弱,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这种内外挤压的状态使茶叶出口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严重影响了出口茶企和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对宁波地区茶叶出口稳定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摩洛哥、欧盟等宁波地区出口茶叶主要市场频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如摩洛哥政府调整进口茶叶关税,鼓励散装茶的进口,使产品的产业链前移,摩洛哥海关还出台了强制性规定,即从2015年6月1日起要求所有装船的输摩洛哥茶叶,必须提供由输出国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英文抬头为“health certificate”的检验证书,此举措的实施增加了产品的检验周期,影响产品的通关效率;自2000年以来,欧盟针对茶叶的残留限量标准陆续增至400多项,其中以最低检出量作为限量标准的项目已占总量的90%以上,对进口茶叶提出严苛的质量安全要求。  在国际市场贸易额下挫、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宁波检验检疫局出台三项举措力促宁波地区茶企出口业务量逆势增长:一、推动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育以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出口新优势。出口示范区的建设,将加强检验检疫部门与农林部门、出口茶叶产区的合作,有效整合现有行政、社会和生产资源,保障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从而带动宁波地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二、及时跟进出口国新法规标准变化情况,以技术手段破解国外贸易壁垒。2016年9月,宁波正式纳入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体系,利用e-CIQ主干系统建立了规范的业务规则体系,执行统一的工作规程,实施统一的监管措施。系统能精准判断各类产品的抽检频率及重点关注项目等信息,定期汇总分析各类产品退运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帮助企业寻找信息背后存在的商品质量问题、技术性壁垒及应对措施;三、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强化自检自控体系和追溯体系,对出口茶叶原料种植场加强备案管理和出口前检验把关。指导企业改进工艺,通过优选原料和精细加工控制有害物质水平,降低茶叶超标风险。指导企业加强茶叶国际市场开发,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出口茶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