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2011陶瓷行业大动荡时期
2011-03-31

2011陶瓷行业大动荡时期
由于前几年建陶市场需求量大、利润高,导致整个行业仍然处在粗放式无序发展中,产业模式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不少新兴产区的陶企主要还是靠低成本要素,而非技术创新、品牌塑造来参与竞争,地方政府也疏于引导,只顾扩张,急于求成,国内各大陶瓷产区的产能出现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肯定会淘汰不少昔日跟风上线且资金实力不济的中小陶企。
  
  小企业生存机会不大
  
  2011年建陶产业发展的格局呈现以下特点,华东台资企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四川夹江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福建晋江、闽清等地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山东陶瓷产区经过产业调整后,开始新一轮的发展;广东陶瓷由低迷逐渐走好;福建、四川等产区将出现一派生机。
  
  在这种格局下,我国建陶市场的第三方势力,则是近3000家小企业,其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质量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明显劣势。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下,除了被兼并及互相合纵连横外,可以说这些小企业生存的机会一般不大。
  
  外资加大并购力度
  
  外资建陶巨头敏锐地抓住时机,加大了对国内建陶企业的并购力度。如美标、TOTO、伊奈、科勒、乐家、英陶等国际大鳄,不仅把产品运到国内市场销售,还在内地投资建厂,实现生产销售的本地化。2011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建陶企业并购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企业并购将会成为2011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风景线。
  
  2011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以符合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和国际市场变化,在大调整、大变迁、大动荡,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