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医药外贸走出“小阳春”
2009-05-04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医药外贸走出“小阳春”
作为具有刚行需求的独特产业,2009年第一季度,我医药保健品行业继续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面对全国范围内对外贸易的持续低迷,医保进出口仍保持健康平稳发展,进出口额达112.4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同比增长3.57%,较24.9%的全国进出口平均下滑趋势而言,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其中,进口42.6亿美元,同比上涨10.92%,高出同期全国平均进口增幅41.82个百分点;出口69. 8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挫0.45%,远远低于全国进出口19.7%的下滑幅度。贸易顺差27.2亿美元,同比萎缩了9.6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附加值较低的西药原料和中药材及饮片类产品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第一季度出口额分别为37.2亿美元和0.9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跌8.8%和22.61%。而生化药、保健品和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速则逆势攀升,尽管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不足7%,但表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同比分别上涨67.1%、29.49%和20.74%,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料药等支柱产品出口下滑所带来的衰减。
相较于前两类产品,医疗器械出口在逆势下可谓一路飘红,同比增长了9.62%,出口额为24.1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34.56%。其中,作为医疗器械类中的重要产品,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延续了去年的快速增长势头,第一季度出口额达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而医用敷料和一次性耗材等传统优势产品也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口腔设备与材料尽管出口额不大,但呈现出27.63%的高增长态势,值得观注。
从单月出口走势来看,在经历了1、2月的小幅萎缩后,3月医药保健品出口止跌回升,出口额反弹至26.0亿美元,同比实现1.4%的增长,环比增幅高达39.6%。除西药原料和中药材及饮片外,各子类产品3月出口全面回暖,其中中药保健品和生化药出口增长十分强劲,同比分别上涨46.1%和79.4%;西成药和中成药也首度扭转了2个月以来的下跌态势,同比分别增长了6.36%和0.25%。
第一季度,进口方面也令人振奋,与负增长30.9%的同期全国水平相比,医药行业继续逆势而上,不但将前两月2.38%的增幅扩大为10.92%,且三大类产品均呈现出健康发展趋势,其中植物提取物更是实现了223.89%的大幅增长。具体产品方面,西成药和诊疗设备分别进口11.2亿美元和10.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2%和15.2%,合计占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全部产品中,只有保健康复用品、中成药和医用敷料等非主流产品出现了小幅下跌,且仅占总进口额的2%,对整体进口形势影响有限。
就单月而言,3月份医保类产品进口额达16.7亿美元,同比增加11.1亿美元,环比增加27.1%。除比重不足1%的中成药和保健康复用品外,其余各子类产品均保持了2月份以来的同比增长势头,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和提取物实现了141.0%和174.6%的同比增长。从环比上看,占进口额99%以上的产品都创造了两到三位数的增幅。春节长假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向经济实体扩张,国际经济形势持续衰退,国际订单数量锐减,但进口近期逆势回暖,充分显露出我医保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第一季度,发达国家所占我国医药出口市场份额变化不大。其中,美国仍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季度出口额达13.60亿美元,同比上涨7.77%,占全部出口额的19.5%。日本和德国作为我在亚洲和欧洲的最大市场也有不同程度增长,其出口额分别为6.13亿美元和4.7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4%和2.05%。其他发达国家如荷、意、英、法等出口额同比有增有减,英国超过法国成为我在欧盟的第四大出口国。其它国家出口排名和市场份额并没有太大变化。
此外,反观世界新兴医药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的表现不尽相同,今年第一季度,印度和墨西哥市场需求有所增长,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72%和19.10%,市场规模有所扩大。对韩国、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家的出口则呈现出10%-20%的下降趋势,市场规模小幅缩水。作为新兴医药大国,印度经济体系在金融危机后期显露出优于其它国家的自我调整和修复能力,借助其人口基数大所带来的强大内需市场,印度医药经济似可能在近期回暖。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