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 8.1-8.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15%
出口增长 18-25%
CPI增长 3.8-4.4%
利率 大幅加息可能不大
汇率 不作调整
我们对2005年宏观经济环境的基本判断是:结构性的供给短缺将成为阶段性的常态,由于无法通过大幅加息或本币升值的方式缓解供给短缺,宏观政策仍会以结构性的行政手段为主。
通过提升利率缓解供给短缺的可能不大
从统计上看,在当前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投资、消费、出口中,似乎消费所起作用不大。但是,统计在投资口径里面的房地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其终端需求应该主要是消费性质,这两者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1/3,消费实质上成为经济增长加快的重要原动力。
2004年4月以来,宏观调控一直坚持行政性紧缩政策,主要手段是“看好土地、管紧信贷”。其目的是利用行政手段遏制投资需求,缓解煤、电、油、运的紧张。殊不知,中国的投资需求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短缺性的基础设施,比如煤、电、油、运;二是中间产业的投资需求,比如钢铁、电解铝、建材等调控行业;最后一部分既是投资需求又是消费需求,或者统计口径上是投资,而更多地带有消费的成分,比如房地产和市政建设。行政性的紧缩政策试图保第一部分,压另外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是保住了,另外两部分却没有压住。在总需求不变,而总供给由一定弹性变成零弹性的条件下,行政性紧缩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加剧。
用加息手段替代行政性手段,无非是试图利用加息这一更为市场化的方式降低投资需求,但是,我们认为,在加息幅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货币政策无法缓解供给短缺。我们的研究表明,按当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平均在10%左右计算,一年期贷款利率需提升到7%以上,才会降低房地产需求,从而引发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而这种大幅度的加息必然引起迅猛的经济衰退,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因此,即使逐步加息,通过利率提升缓解供给短缺的可能性也不大。
本币只能在大幅升值或不升值之间选择
从短期看,解决供给短缺最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提高本币汇率。汇率手段比利率手段的优势在于,汇率不仅作用于总需求,还可以直接影响短期内的总供给,而对总供给的影响则体现在扩大国际资源利用能力,有利于缓解国内上游产业瓶颈,影响是极其正面的。
但通过提高汇率解决供需缺口,需要的升值幅度应该足够大。如果采用汇率政策调控经济,应当采用一次性大幅度重估汇率的方式,升值幅度至少达到20%。否则毋宁不升。小幅升值很难缓解供给短缺,反而会引发负面影响。要么不升,要么大幅升,二者只能选一,这将成为本币升值的困境。
但我们认为,2005年之内,通过大幅改变汇率来调控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为国际投机资本左右,带来的危害要远大于坚持汇率相对稳定的负面影响;其次,汇率市场化机制完善前很难对汇率作出重大调整;第三,升值对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延后人民币升值的出台时间。
由于无法通过汇率调整改善国内供给短缺的状况,因此,未来一年,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依然将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
宏观调控仍会坚持结构性的行政手段
由于没有更好的调控手段直接作用于总供给,中央政府只能继续借助于控制社会总需求的次优选择。因此,政策上仍然会坚持结构性的行政手段,同时辅之以市场化手段,比如不断小幅加息,从而尽量将总需求的增长保持在可控的幅度内。
当然,经济并不至于在未来一两年陷于衰退。综合判断,当前及未来两年,宏观经济仍将在景气周期的繁荣阶段运行。虽然本次调控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且未来出口增长也将回落到历史正常水平。但是,一方面,受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投资增长很难下降到20%以下;另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长,在CPI保持在4%的基础上,零售消费不仅稳步增长,而且其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力也将向历史平均水平回归。因此,未来GDP名义增长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本轮中国经济周期还将在高位健康运行若干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