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简讯

市场简讯
2004年德国对外贸易展望
2003-10-10

2004年德国对外贸易展望

  10月6日,德国工商大会(DIHK)和德外贸商会(AHK)在柏林公布了2003年最新的德国外贸情况调查报告,重点对2004年的德国外贸发展作出预测。根据调查报告,2004年德国对外贸易将力挽最近两年的颓势,呈良好上升态势,出口有望增长4.8%,进口增长约4%,外贸顺差预计达137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及欧元持续走强, 预计今年德外贸出口只增2%,进口增长2.4%, 顺差约1260亿欧元。2004年德出口经济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而2003年这一比例为0%。
  2004年德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国、中东欧、美国、其他亚洲国家、部分西欧国家和中东地区。美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及西欧和中东的复苏将有利于德国出口的增长。最近两年里,只有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对德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始终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德国出口贸易
  1、 欧洲地区
  在欧洲,德国出口将首先受益于欧盟东扩和东南欧及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对德国产品需求的增长。预计2004年约75%的德国出口商品输出到“大欧洲经济区”,包括独联体和土耳其。其中德对欧盟出口增长4%左右(2003年3%),明显低于过去6年7.4的平均增长水平,但与西班牙、奥地利及爱尔兰贸易中出口将进一步增长。同往年一样,法国仍是德国在欧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对法出口占德出口的11%,其后是英国(8.6%)、意大利(7.5%)、荷兰(6.3%)和奥地利(5.3%),对上述5国的出口约占德国出口总量的40%。
  伴随着出口的不断增长,德国企业与原东方集团贸易伙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非欧元国家以欧元为主导货币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现德国约60%的进出口业务已有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2、 美国
  除欧盟外,美国仍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2004年对美出口将占德国出口总量的10%左右。德国对美出口2002年和2003年均呈下降趋势,2004年可望达到2001年德美贸易水平。两国在伊拉克危机上的政治分歧似乎并未对两国经济关系产生持久的不良影响。
  3、 亚洲地区
  亚洲许多国家发生的SARS疫情并未对向这一地区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预计2003年德向亚太地区出口增长4%左右,2004年可望增长6%。这再次证明了亚洲仍是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发动机。除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外,其他亚洲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德对华出口占德出口总量的2.3%,2004年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较高增幅。日本(占德出口比例1.19%)经济多年来首次出现明显的增长态势,预计2004年德国对日出口增长3%左右。与日本相比,中国作为德国贸易伙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04年德国对华出口预计将达190亿欧元,几乎是对日出口11亿欧元的一倍。德与中国的贸易将超过波兰和捷克。
  4、 拉丁美洲
  由于拉丁美洲复苏缓慢,今年德国对拉美出口下降约12%,但2004年可望增长6%。预计明年巴西(0.8%)经济有望复苏并刺激进口增长;智利(0.1%)与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2003年初生效以来,双方贸易明显增长,预计2004年从德国进口将增加9%;阿根廷有望结束自2002年以来的投资萎缩的局面。
  5、 中东地区
  德对中东的出口占德出口总量的2%。预计德对该地区的出口今年可增长6%左右,明年将增长10%以上,从而使该地区成为德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地区。其中,对伊朗(0.4%)出口增长强劲,增幅可望达到24%。两国于2002年签署了投资促进协定,加上原油价格上涨和伊朗政府加大私营领域的工业投资,都会对德国的出口产生积极影响。
  6、 非洲地区
  德对非洲贸易仍徘徊在较低水平上。今年德对非洲出口增长3%,2004年反将下降4%左右。由于南非面临货币贬值压力,尼日利亚采取了进口限制措施,对两国的预测结果令人失望;北非的情况反要好些,突尼斯和摩洛哥预计增长约5%。
  二、德国进口形势
  预计2004年德国进口增长4%左右,增幅最大的是从欧盟新成员国的进口,达11%,而从原欧盟成员国的进口增长不足3%,从美国的进口增长预计也将不足3%。
  从远东地区,特别是从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进口增幅较大,从亚太及南美地区的进口增长均可望达到8%。预计2004年德国进口平均增长幅度为7.5%,最主要的货源国将是法国(9.9%)、荷兰(8.9%)、美国(7.3%)、意大利(6.7%)、英国(6.5%),中国(4.9%)列第六位。
  报告中特别提出,德国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的希望首先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全球政治局势动荡及国际汇率结构严重不稳,都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相关部门网站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网站地图 | 隐私政策 | IPv6网络支持 | Xml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回到顶部